第03版:红色宝山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宝山路 商务印书馆

264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也就是甲午战争后的第二年,上海江西路德昌里末弄3号,一爿手工印刷作坊悄然开张。作坊的主人叫夏瑞芳,与他合股的,有他在清心书院读书时结识的知友鲍咸恩、鲍咸昌兄弟。
◆绘画 2019届 邱心雨
265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人夏瑞芳,自幼寄养在青浦亲戚家中,直到11岁才由母亲带至上海。在美国牧师的帮助下,夏瑞芳到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清心堂设在南市的一所教会学校念书。
◆绘画 2019届 邱心雨
266
鲍氏兄弟三人都在清心念书,毕业后由学校介绍到美华书馆当学徒,鲍咸恩学刻字,咸昌学排字,咸亨学印刷。随后,鲍咸恩、鲍咸昌和夏瑞芳同在《捷报》馆里做西文排字。
◆绘画 2019届 邱心雨
267
高凤池是美华书馆经理,与夏瑞芳、鲍氏二兄弟是小时候的同学,因宗教信仰相同,做礼拜时常常在教会碰面。他们在一起喝茶时经常谈到,《捷报》馆的总编辑奥沙先生脾气极坏,经常看不起工友,他们想另谋出路。
◆绘画 2019届 吴彤欣
268
在凑齐3750元大洋后,夏瑞芳购得了两台手摇印刷机、三部脚踏圆盘机和三部板压印机,并在江西路德昌里租了三间旧房。作坊除聘用了十多位宁波籍工人外,其他都是鲍氏家族的眷亲帮着装订。
◆绘画 2019届 吴彤欣
269
晚清时期,学习英语的风气渐盛,当时上海各地已经有耶稣教会设立的一些学校,引起一阵学英文的热潮。夏瑞芳就请谢洪赉牧师将一套英国人为印度学生编的“印度读本”,加上中文译注,编印成《华英初阶》。
◆绘画 2019届 吴彤欣
270
商务印书馆成立的第二年,《华英初阶》初版印了2000本,这是商务的第一部出版物。夏瑞芳亲自向各学校推销,上市20天销售一空。在随后的十年间,《华英初阶》印了36版,可见当时中译英文书的畅销情形。
◆绘画 2019届 蔡思怡
271
谢洪赉父亲谢元芳是基督教长老会的牧师,受家庭影响,他从小信奉基督教。11岁时,谢洪赉进入苏州博习书院(东吴大学前身),受到院长潘慎文的赏识,毕业后留在院长身边协助翻译。
◆绘画 2019届 蔡思怡
272
1902年,湖南误传英国传教士在水中下毒,无知乡民击杀两名英国传教士,导致清廷捕杀数百名乡民,引发“辰州教案”。谢洪赉感慨民众的无知落后与传教士带来的文化冲突,发起中国基督教自主会,自行传教。他推动江浙一带设立青年会,从此致力编写基督教宣传小册,协助传教。
◆绘画 2019届 蔡思怡
273
张元济出生于1867年,号菊生,浙江海盐人。他于1902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把商务从一爿印刷工厂转变成中国近代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兴盛费尽心血。
◆绘画 2019届 周雅
274
张元济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18岁中秀才,26岁中进士。1898年戊戌变法前,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张元济等人谈变法之事,想开设铁路课程。张元济建议光绪帝坚定变法之心,要开铁路必须先设馆储才。
◆绘画 2019届 周雅
275
1989年9月21日,张元济率领通艺学堂的学生前往日本使馆拜访,一行人刚从使馆出来,便听见政变的消息。慈禧太后夺权,光绪被幽禁,康有为等维新人士被革职追捕。张元济奉旨“革职,永不叙用”。
◆绘画 2019届 周雅
276
张元济由北京到了上海,当时主办南洋公学的盛宣怀来访,告知李鸿章有电报要他安置张元济。所以盛宣怀为张元济在南洋公学开辟一个译书院,请张为院长。
◆绘画 2019届 孙静
277
夏瑞芳因兜揽印刷生意而和张元济相识。二人交往既多,逐渐彼此认识。1901年,南洋公学爆发了首次学潮,使张元济看到自己不可能在官办学校中有所作为,因而萌生去意。
◆绘画 2019届 孙静
278
夏瑞芳问张元济,既然在译书院不得意,能否来商务合作。1902年,张元济受夏瑞芳邀请入股加入商务印书馆,创办编译所并任所长。商务印书馆自此开始走入编译出版事业。
◆绘画 2019届 孙静

记者 朱杰 整理

【宝山路的前世今生】

宝山路有100多年的历史,本报专辟“宝山路前世今生”栏目板块,以手绘连环画形式,让你更了解、熟识朝夕相处的家园。为了纪念商务印书馆的先贤志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做出的贡献,宝山路街道特邀了朝阳中学美术教师徐滨、连环画专家麦荣邦和蔡传生三位老师,带领33名学生执笔绘画完成了100幅《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商务印书馆》连环画册,再现了商务印书馆艰苦创业、引进日资、蓬勃发展、战火洗礼、新的腾飞的历史轨迹。从本期第264幅连环画开始,将向大家展示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历程。

1897年 2月 11日,在上海江西路德昌里末弄3号,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人,租了三幢两厢房相连的房屋,悄悄地成立了商务印书馆,谁曾料想这小小的印书馆在百年之后,竟然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商务印书馆创办于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成为全民奋斗的目标。商务印书馆以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在中国近现代企业史、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贡献。1907年,商务印书馆新楼在上海宝山路落成,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救国图强运动的聚集地,这其中就有最早的工人阶级反抗旧的社会制度,探索阶级解放,走上革命道路的重墨华章。

作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肇始者,商务与百年中国同命运、共浮沉,一代代商务人与时俱进、不懈奋斗,缔造了百年商务的出版文化教育伟业。希望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能通过本画册走进历史,更好地继承民族先贤的遗志,以实际行动为打造“国际新静安、圆梦新福地”做出贡献。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