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清丹 2018年,宝山路街道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以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以提升组织力为核心,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亮眼成绩,在下沉部门、居民区、“两新”组织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街道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本期向社区居民介绍的是“三香”社区建设者——新华德居民区党(总)支部的先进事迹。 新华德居民区党总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原则,根据居民区自身特点,积极探索敢为人先。在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相关部门、共建单位和社区物业公司的共同协助下,自2015年起,新华德党总支组织居委会和社区志愿者利用3年时间,打造了“书香”“花香”“墨香”三香楼组,建立了“图书角”“绿化角”“展示角”三角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获评静安区2017年“党支部建设示范点”。 社区读书角 善治善举传“书香” 2015年5月,由新华德党总支牵头,在雅宾利花园建立起了“借阅”读书角,其中七成的书籍来自社区居民的捐赠。经过3年的发展,藏书总量已近2000册。“借阅”读书角以完善的借阅登记制度和科学的服务管理模式,广受社区居民好评,目前借阅量已达600人次。 “借阅”读书角的成功经验给予新华德党总支新的启发。2017年6月,雅宾利花园“分享”图书角建立。书柜不设锁、借阅无需证,书籍全部来源于社区居民,通过建立社区“分享图书角”公约,鼓励居民自行放置、自主借阅、自发清洁,打造开放共享的图书借阅新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自治管理新平台。 “书香”楼组一经建成,便成为了新华德居民区党建的新名片。新华德党总支每年在此定期组织“图书漂流”“我爱阅读、我讲故事”“学习读书会”等活动,吸引社区青少年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鼓励社区居民形成“读书、修身、立德”的良好风尚。 社区绿化角 宜室宜居享“花香” 2016年5月,由社区居民提议,经过听证会讨论,在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和社区物业的协助下,雅宾利花园绿化角建立。社区居民可向居委会提出申请,认领花草、捐赠绿植,为社区添香,由居委会工作人员统一制作“绿化角”公益认领名片,记录花草认领人、花草名称和相关习性,为居民科普;志愿者和物业团队负责花草每日的养护和清洁,为花香护航。 “花香”楼组的建立,为居民群众带来了生机、为小区生态增添了春色、也为社区活动提供了平台。“花香”楼组建成至今,已成功举办多次党建活动、自治活动,如每年端午节前后开展的“斗绿赏绿评绿”活动,每年冬天举办的水仙花评比活动,定期开展的少儿绿植教育活动等,都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和欢迎。 社区展示角 真情真心浸“墨香” “书香”楼组和“花香”楼组的相继成功,催生了新华德居民区的“墨香”楼组。同样由社区居民提议,通过听证会讨论,由社区书画班承办的雅宾利花园展示角于2016年8月建立,为社区居民的书画作品和摄影作品提供了展示平台。 展示角除了每年定期开展“迎春画展”和“金秋画展”外,也于今年“七一”期间成功举办了以“庆祝建党97周年”为主题的书画展,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民间书画作品。 2016年,新华德居民区“三香”楼组已完成初步规划和大致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完善和发展,新华德党总支探索新实践、打造新亮点,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将“三香”楼组机制发展成为实现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建设的全新平台和重要阵地。 通过建设“三香”楼组,进一步筑牢基础、强化根基,落实基层党组织的“四个引领”作用,突出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牵引力,将居民区党组织的政治、组织、能力、机制,落实到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方方面面,推动社区管理体制创新,保障社区基层民主自治机制在党组织领导下有效运行。 通过建设“三香”楼组,进一步互联互动、同心同行,构建社区单位“共建共享”机制。新华德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开展党建联建,挖掘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力量,加大社区各类组织协同,努力提升社区共治水平。借助“三香”楼组平台,为辖区内外包括江苏银行、兴业银行等单位在内的共治力量提供了活动平台,引导企事业单位积极走入社区、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同时也为推动区域自治共治,提升共建共享成效,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家园建设增添助力。 通过建设“三香”楼组,进一步团结凝聚、提升服务,激发党员群众“奉献社区”初心。新华德居民区党总支将“三香”楼组打造成为宣传党的主张、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阵地,结合“建党97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时代主题开展党组织活动,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华德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带群建、党建带团建功能优势,以社区党员为基本力量,建立书香、花香、墨香等志愿者服务团队和“欢乐家园合唱班”“公益幼儿教育沙龙”“雅宾利书香俱乐部”等自治文体团队,着力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及时回应群众精神生活需要,强化文明创建常态长效,切实增强了党员群众在社区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