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人物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铭记峥嵘岁月 勿忘赤子初心

宝山路街道“关爱功臣·优抚暖心”事迹汇编

年轻时的倪虞山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倪虞山的伤残军人证件

□双拥工作小组 采编

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老一辈革命战士、共产党人有着“修身齐家”的优良传统,有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涵养浩然之气,彰显国人风骨。他们的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影响并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中国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历史,方能笃行。那些真实发生过的红色故事,犹如一帧帧电影画面,犹如一座座指明灯塔,提醒年轻一代不忘峥嵘岁月,坚守革命初心。

由宝山路街道办事处开展的“关爱功臣”项目服务,通过走访慰问辖区内的老兵们,听他们讲述峥嵘岁月时期的故事和他们的军旅回忆。在《勿忘》事迹汇编集中,老兵们的经历不尽相同,他们的人生态度也个性迥异,然而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使命感,对事业和家庭的责任感,却十分一致。也正是这一份份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带领着中国人民破风斩浪,扬帆远航。

《宝山路社区晨报》将分期向社区居民逐一介绍老兵们的故事。愿你从这些红色故事中汲取力量,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满怀憧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愿你在任何时刻,都不要迷失于时代的洪流,坚信你的珍贵,坚持你的初心。

梦里总会出现自己身着军装的样子

——记抗美援朝老兵倪虞山

初中报名参军磨练意志品质

“我一直觉得男子汉就应当穿军装、服兵役,去部队里锤炼自己。”出于对军人的崇敬,和对军旅生涯的向往。初中时的倪虞山,在得知学校开展征兵活动后就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军。

“满腔热血地报了名,这名是报了,我还没征求家里人的同意呢。”说到这里,他笑了笑,回忆与家人的“参军抗争”。“我母亲听到我参军的决定,自然是不同意,说家里只有我一个男孩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们该怎么办。说什么也要我取消报名,老老实实地读书、上学。其实跟现在家长和孩子关于未来的选择有点类似,只是我当时的选择,非常危险。”

“我自然也是向母亲解释了对于军旅生涯的向往,对报效祖国事业的追求,对自己未来人生的规划,也表达了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母亲听后,也便不再阻拦我。”然而,倪虞山没想到的是,他的母亲因为担心、思念儿子而终日郁郁寡欢,落下了严重的病根。“我从未后悔参军的决定,但心里对母亲一直有着深深的愧疚,我当初也没有过多考虑家人的感受。自古忠孝难两全,虽然能够理解母亲,但一想到能够锻炼自己,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我也就义无反顾了。”

“直到今天,我穿军装的样子,还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倪虞山说到,“如果要讨论,人生哪段经历最为宝贵,恐怕就是我穿着军装入伍的时光了。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不悔初心韶华炮弹声中负伤

入伍后,倪虞山凭借扎实的文化基础,被部队挑选从事文职,具体负责部队的财务、审计等财会工作。也许在众人眼中,只有扛着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人才是“主力”,文职岗位似乎天生有些“弱”。不过,倪虞山对此并没有半点怨言,他觉得只要自己能够加入部队,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为国家服务就足够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上战场的,提交参军申请时,我就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有了这样的思想,倪虞山很快便进入了角色。在军官学校内,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并很快脱颖而出,不仅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知识,还不断熟稔业务,逐渐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由于职务的原因,倪虞山并非需要时时刻刻出生入死。可一次执行特殊任务的经历,却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当时,倪虞山被安排到前线,从事部队内部的加急审计工作。没想到,当时正巧遭到了敌机轰炸。在震耳欲聋的炮弹声中,倪虞山不幸负伤,最终落下了残疾。“当时,我就听到‘轰’的一声巨响,炸弹在我身边很近的地方爆炸了。随后,我的手臂就被弹片划伤,血流如注。”危急时刻,倪虞山的第一反应是将资料归拢存档,转移到安全的区域。

得知工作成果并未因此次袭击受到严重影响之后,倪虞山才跟随部队撤离来到安全地带,并接受治疗。“即便当时我牺牲了,也不能把手里的工作给落下。因为,这是党和国家对我的信任,交付于我的责任,我必须竭尽全力完成。”

复员回馈社会继续服务人民

由于伤势较重,倪虞山负伤之后被安排返沪。回到上海后不久,中美朝三方签署《板门店停战协定》的消息传来,倪虞山欣喜极了,这份平安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但他依旧为人低调,并未向他人夸耀自己的战斗经历。在工作岗位上,他继续保持着部队过硬的作风,勤勤恳恳、刻苦钻研,连续4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啃下了一些长期积压的烂尾楼改造“硬骨头”,并先后凭自己的发明创新申请国家专利技术,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二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倪虞山对原闸北区,特别是宝山路街道,有着独特的感情。在他看来,宝山路街道是他的家,更是他的“根”。退伍后的他积极参加街道组织的活动,并且在多次征兵工作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我时常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告诉其他人,特别是我们年轻的一代,要好好珍惜国家给我们的大好时光,要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有些事业,非常重要,一定要做,也一定要有人做。”这是倪虞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多次在征兵宣讲会上发言时提到的内容。

时至今日,倪虞山始终以自己曾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曾经为祖国和人民热血奋战过,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