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红色宝山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宝山路

商务印书馆

310
1949年,文渊阁本《四库全书》被转移到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于1982年由台湾商务印行。2003年,北京商务动议影印目前流传最为完整的四库抄本之一,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终获批复。这项泽及当代、惠及后世的重大项目终于正式启动。
◆绘画2018届 何思梦
311
1907年,商务印书馆新楼在上海宝山路落成,这是当时很现代化的建筑。张元济着手为商务编译所建立一个资料室,收藏古今中外图书,供工作人员学习参考。1909年,张元济为编译所图书资料室取了一个古朴典雅的名字“涵芬楼”。
◆绘画2018届 何思梦
312
张元济主持涵芬楼搜集各地私人收藏的珍贵书籍,孙毓修同时协助张元济到江南各地区查看公家或私人藏书,以充实涵芬楼的藏书。从1918年到1936年间,每天都有旧书店外勤人员带着大包小包的木刻书,在商务印书馆发行所二楼美术柜前等候张元济阅看。
◆绘画2018届 何思梦
313
涵芬楼刚开始运作时,管理松散,没有一套正规的借还制度,编译人员借书长期不归还,甚或据为己有。张元济觉得应该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于是他请孙毓修负责清理整顿。虽然阻力重重,但孙毓修参照国外的管理办法,最终为涵芬楼建立起了一套管理制度。
◆绘画2018届 梁雨轩
314
1909年,孙毓修写了长达2万余字的《图书馆》一文,连载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杂志》上,是一篇较早而系统地研究公共图书馆的文章,对“事方草创,前乏师承”的中国图书馆事业,无疑起了理论奠基的作用。
◆绘画2018届 梁雨轩
315
1921年,商务印书馆纪念开业25周年,张元济在商务董事会上提议,用公益基金创办一个公用图书馆。一年后,董事会决定在宝山路商务总厂对面购置一块地,兴建馆舍。1924年,商务印书馆建造的全上海最大的图书馆落成,命名为“东方图书馆”。
◆绘画2018届 梁雨轩
316
1926年5月2日,东方图书馆正式成立开放,前来参观者上千人。门口挂着“东方图书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商务印书馆同人俱乐部”三块招牌,开馆后渐为世人所知,读者人数迅速增加。
◆绘画2018届 路畅
317
1902年,张元济加入商务印书馆后,经过三年的准备,创设了小学师范讲习班和尚公小学,运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书籍与课本,培养教育人才,普及小学教育。
◆绘画2018届 路畅
318
1918年,商务印书馆创制舒震东式华文打字机,这是中国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中文打字机。在1926年的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中文打字机荣获乙等荣誉奖。
◆绘画2018届 路畅
319
1918年,商务印书馆设立了活动影戏部。1920年,摄制了由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短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这是梅兰芳涉足电影之始。1926年,活动影戏部改组为国光影片公司,是中国人最早经营的电影公司。
◆绘画2018届 蔡慧慧
320
“动画之父”万籁鸣是我国早期美术片开拓者之一。1919年万籁鸣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与孪生兄弟万古蟾合作,制作中国首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制作了中国首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60年编导了《大闹天宫》。
◆绘画2018届 蔡慧慧
321
1924年4月12日至5月30日,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到华访问,并在东方图书馆作学术报告,发表演讲《东方文明的危机》,由徐志摩翻译。
◆绘画2018届 蔡慧慧
322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以后,中共中央对商务印书馆这个传播新文化的阵地十分重视,指派当过印刷工人的党员徐梅坤到商务,与沈雁冰开展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工作。
◆绘画2018届 杨芊芊
323
1923年7月9日,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在上海的53名中共党员进行编组,共分为5个小组,其中第2组称为商务印书馆组,计13人,董亦湘任组长,组员除商务的几位党员外,还有沈泽民、张国焘、刘仁静等。
◆绘画2018届 杨芊芊
324
由于商务职工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较高,党在商务的发展工作进展顺利。1925年董亦湘和恽雨棠介绍发行所廖陈云(陈云)入党。至此,商务编译所、发行所、印刷所和总务处的党、团员已发展到30多名,党团员人数在上海各产业中居于首位。
◆绘画2018届 杨芊芊

【宝山路的前世今生】

宝山路有100多年的历史,本报专辟“宝山路前世今生”栏目板块,以手绘连环画形式,让你更了解、熟识朝夕相处的家园。为了纪念商务印书馆的先贤志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做出的贡献,宝山路街道特邀了朝阳中学美术教师徐滨、连环画专家麦荣邦和蔡传生三位老师,带领33名学生执笔绘画完成了100幅《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商务印书馆》连环画册,再现了商务印书馆艰苦创业、引进日资、蓬勃发展、战火洗礼、新的腾飞的历史轨迹。从本期第310幅连环画开始,将向大家展示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历程。

记者 朱杰 整理

1897年2月11日,在上海江西路德昌里末弄3号,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人,租了三幢两厢房相连的房屋,悄悄地成立了商务印书馆,谁曾料想这小小的印书馆在百年之后,竟然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商务印书馆创办于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成为全民奋斗的目标。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在中国近现代企业史、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贡献。1907年,商务印书馆新楼在上海宝山路落成,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救国图强运动的聚集地,这其中就有最早的工人阶级反抗旧的社会制度,探索阶级解放,走上革命道路的重墨华章。

作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肇始者,商务与百年中国同命运、共浮沉,一代代商务人与时俱进、不懈奋斗,缔造了百年商务的出版文化教育伟业。希望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能通过本画册走进历史,更好地继承民族先贤的遗志,以实际行动为打造“国际新静安、圆梦新福地”做出贡献。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