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曾里遗址 1923年7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王荷波来到上海,为中共中央局寻找办公地点,他在公兴路与香山路口,找到了一处名叫三曾里的石库门楼房租了下来。不久,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蔡和森和夫人向警予、罗章龙等都住了进来。于是,小小的三曾里便成为了“红色静安”的肇兴之地。 党中央最高领导在三曾里以贯彻落实中共三大制定的方针为宗旨,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国共合作、促进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国民革命运动等方针的中央文件30多份,也在党的理论刊物《向导》周刊上发表了理论文章200多篇。为贯彻党的三大制定的统一战线方针,党中央领导进行了积极的革命实践活动。在三曾里的一年多,毛泽东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努力之下,国共合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也得到了重大发展。 阅读历史记忆 北伐军攻占武汉以后,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军阀统治,配合北伐进军,先后于1926年10月、1927年2月和3月,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起义由于准备不足等原因而失败。于是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去组织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为了让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学生了解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历史,宝山路街道邀请了辖区内的学校学生,绘制了《阅读历史记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连环画,向社区居民阐述当年发生在宝山路地区的风云故事。希望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能牢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共筑“中国梦”。 从第445幅连环画开始,将向大家呈现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光辉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