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街道各个居民区在对照《宝山路街道开展“基石工程”推进“共同家园”建设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以“美丽楼组”为主题的楼组建设。美丽楼组,不仅仅是硬件提升、美化楼道这些看得见的美,还体现在,温馨和谐的邻里氛围、自治互助的楼组活动等看不见但温暖人心的“美丽”。 □记者 吴佳逸 会铁居民区是一个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式居民区,老小区有着熟人社区的天生优势。在居委会和社区组织的活动中,总能看到从小在这里长大的老居民积极参与的身影,他们感恩于成长路上老邻居的帮助和付出,用实际行动回馈社区,打造了一个有人情味的美丽楼组。 回馈社区90后居民加入书画社 为了美化和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会铁小区积极开展“美丽楼组”建设活动,从多方面来美化小区居民的生活。 今年五月,会铁居委会组织了名为“植物大战‘僵尸’”的楼道堆物兑换活动。活动回收居民楼道中堆放的物品,例如,“僵尸自行车”等,居民可以由此换取到生活用品或绿色植物,最终达到清洁、美化楼道的目的。除了洗手液、百洁布等生活用品外,居委会还邀请共建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虬江路支行共同参与,提高了居民们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此外,小区多年来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也颇有建树。会铁小区中有一个成立多年的书画社,这支由党员组成的团队每逢重要时节都会创作主题书画作品,有许多作品集结成册,也有一些作品装裱好后展示在楼组中,这不仅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很好地美化了楼道。 值得一提的是,小顾(化名)是这支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从小他就和自己的妈妈及外婆生活在会铁小区,在学生时期,作为社区的帮扶对象,他接受了社区不少资助。在读大学期间,他便利用节假日来参加书画社的活动,教小区里的孩子们书法,或是在春节时写春联赠予邻里。于他,这是回馈社区的最好方式。 奉献社区80后居民身兼多职 在会铁居民区,2015年进入会铁居委会工作的施琪是一位80后,同时,她还是会铁小区业委会副主任。作为一个年轻人,以多重身份参与社区治理,并不多见,但对施琪来说,是一件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的事。施琪说,她从小就生活在会铁小区,对这里有感情,她的妈妈是党员,一直热心社区事务,并一直教导她要热心待人,而她从小到大也看着这里的居委干部默默为社区奉献,耳濡目染,深有感触。5年前,会铁居委会正在物色一些“新鲜血液”加入居委会,正好施琪带着孩子来参加社区活动,于是双方“对上了眼”,几番谈心交流后,双方一拍即合,施琪进入会铁居委会工作,一段“社区缘”就此开启。 作为年轻人,又是小区居民,施琪做起社区工作,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平时走在社区里,老人们看到施琪便热情地打起招呼、拉起家常,而同龄人则纷纷加了她微信,有什么事便及时找她咨询、反映。不久前,有几位居民发现隔壁有户人家正在装修,装修时搬进了好几个马桶,大家敏锐地感到,一般一户装修至多1-2个马桶就够了,这家这么多马桶,很有可能是群租房,他们便找到施琪反映了情况。施琪马上便找到街道相关部门调查此事,调查结果这家主人承认是有群租的考虑,相关部门牵头整改后,主人马上恢复了房型,就这样,众人把群租扼杀在了萌芽状态。事情很快得以解决,居民们纷纷夸施琪效办事率高,下次有事还找她反映。 不久前,施琪从预备党员转正,在转正大会上,居民们都抢着发言,夸赞施琪平时在社区里的作为。施琪说:“我都不记得自己做过那么多,居民们都帮我记着,说明社区工作都是有回报的,居民的反馈是最温暖的,这也激励了我更好地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