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明实践之“星”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1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耄耋老人一年画300幅漫画 自发办“画展”

宣锦才与他的画作

□记者 吴佳逸

几天前,记者注意到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精卫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上有一篇特别的文章,文中是一位91岁老人画的漫画,配文诙谐幽默,画风朴实活泼,十分可爱。这位老人是谁,他又是怎么和精卫中心结缘的呢?记者联系到了精卫中心和这位老人。

老人名叫宣锦才,是宝山路街道象山居民区的居民,今年91岁。疫情期间,不适宜外出,他在家待得“厌气色特了”(沪语:无聊),便想着做些什么事好呢?这时,正好有一个朋友给他发来了曾初良、林帝浣等漫画家的画作,他看着甚是喜欢,便一门心思扑了进去,把两位漫画家的作品一幅一幅临摹了下来。其实,宣老从未学过书画,只是一位书画爱好者罢了,他自己琢磨着,用记号笔和水笔交替着作画,又用广告颜料涂色。

林帝浣的一组《当你老了》让宣老十分欢喜。宣老一边临摹着,一边感到,这些画以及配文都写到了他的心坎里,这里面是老年人的心声啊!

这些配文用诙谐的话语调侃着生活中的琐事,细节中有一丝悲凉,直戳人心。例如,突然剧烈的心跳,以前是恋爱的感觉,现在是要急救的先兆;因为天气太热,所以按了遥控器,结果电视机开了;被人夸写字苍劲老辣,其实已经手抖;拍了遗照,但因为笑得太用力,没有被采用……

画作的最后,宣锦才又突发奇想,在空白处原创了一则:下辈子我要横渡长江。记者问他,为啥要横渡长江?有啥用意?宣老晃了晃脑袋:没啥用意,我就是突然看到个救生圈,其实嘛,最后就是想表达一下愿望,这辈子好像没认真年轻过,那就认真地老去吧,老去时发现还没有做过什么壮举,下辈子,一定要做件豪迈又疯狂的事啊!

宣老一直在想,这么多画总要给人看,光放进抽屉里多可惜。2020年9月,宣老便来到家附近的中兴绿地,他用环形针把画固定好,再用绳子把这些画串在一起,挂在外面,犹如一个小型画展一样,宣老说这是“晒图”。

宣老拿出的画作还带着绳子与环形针,前几个月,他便是这样把画挂在绿地上,与人分享的。

来来往往的人看了,停下来与宣老攀谈两句,宣老感到甚是高兴,有人表示很喜欢其中一幅画,宣老便慷慨送给他,就这样先后送了5个人。有人很喜欢这组《当你老了》,向宣老约稿,希望他用宣纸画一组,宣老欣然去买纸作画,过几日画好了送给这位“有缘人”,没想到这位“有缘人”刻了一枚宣老名字的印章赠予他,宣老喜出望外,此后的作品都刻上了这枚印章。

2020年10月10日,区精卫中心在中兴绿地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活动,宣老也不知在这里热热闹闹设摊搭舞台的是什么单位,他就是想着,自己的这份正能量想让更多人看到。宣老把画留给了活动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兜兜转转,最后这些画登上了微信公众号,于是,来到了本文开篇,记者看到了这些画。

在此期间,精卫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联系了宣老,与他见了面,鼓励了他也给他出了个题,让他画一画“老年人的快乐每一天”,宣老便又一心扑了进去,每天想到什么画什么,短短一两个月,又积累了70多幅作品,在他的画中,邻居种花、老太太跳广场舞、老朋友养鸟、自己参加合唱队、和祖辈玩游戏讲故事,悉数囊括,他画下了自己眼中的生活百态,其实也是万千老年人的生活缩影。

宣老怎么也没有想到,受疫情所困的2020年,反而成就了他。他笔耕不辍,一年创作了近300幅漫画作品。

当得知宣老苦于没有系统学过书画,而想再在这方面学习、精进时,记者便为他牵线搭桥,联系了宝山路街道群团中心菁宝汇开办的书法兴趣班和国画兴趣班,报名后,当天中午和下午便各上了第一堂课,课后,他又画了作业,与大家分享。

91岁了,还想学,还在学,还在创作。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