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上海公益伙伴日于2019年9月21日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区火热开幕,公益伙伴日面向广大公众,通过深入开展“公益四进”,最大限度调动公众了解公益、参与公益的积极性,让公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近年来,半淞园路街道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引入社会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养老服务,取得一定实效。值此伙伴日之际,半淞园路街道依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平台,于9月21日下午在公益新天地园举办“社区居家·养老探索”论坛,通过研讨交流的方式,探索社区居家养老做法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正确认识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此次“社区居家·养老探索”论坛邀请了街道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养老行业社会组织代表、居民区书记、热心于养老事业的居民代表和大家一起分享心得体会。 半淞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卢正表示,上海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正面临着严峻的养老压力。就半淞园路街道而言,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4.34%,其中高龄老人、独居老人较多,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家庭正面临养老难题。针对这些难题,半淞园路街道秉承为民服务的宗旨,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全力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努力让辖区内老年居民享受到自家儿女照顾一样用心的服务。未来,将着力在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在智慧化上下功夫。以智慧社区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探索更多智能产品应用于社区老人,使老年居民们得到安全有效的照料; 第二,在精细化上下功夫。依托社会各方力量(无论是专业机构、公益组织还是志愿者团队),分析服务对象的养老需求,制定服务清单,形成服务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切实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 第三,在多样化上下功夫。将进一步挖掘社区资源,逐步完善以下三项服务功能:一是养老顾问;二是居家养老响应中心;三是老年活动室。 半淞园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范大凯、上海瑞福养老服务中心创始人李传福、上海好帮手社区服务发展中心张琴英主任、上海康乐家社区服务发展中心毛利军主任、中福二社区居民代表张宏祚就社区养老服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黄浦区老法师工作室、中福二居民区书记崔佩生、迎勋居民区书记胡平和普益居民区副书记廖立生随后从居民区个例分享了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以及与社会组织合作养老服务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