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建筑 解读路名 为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好用好历史,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半淞园路街道推出“阅读建筑解读路名”——讲述淞园“四史”故事系列专栏。本专栏旨在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充分挖掘辖区“四史”教育人文资源,拓展“四史”学习教育的空间和内容,力求以史为鉴、砥砺前行,为持续提升街道民生服务、城区面貌、社区治理等各方面工作品质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翻开上海城市开埠、发展的百年历史,位于半淞园路592号的上海市自来水市南有限公司南市自来水厂,作为国内首家由国人开办的城市水厂而分外引人注目。 老厂新机遇 囿于当年的生产水平,南市水厂的水质含沙且有“咸秽之味”。上海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为南市水厂赢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再一次为这个百年老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南市水厂为世博供水保驾护航,上海城投斥资11亿元的上海南市水厂改建工程投入使用。南市水厂的原水取自长江口青草沙水库的2类优质水,水源更安全、更可靠,口感更好、也更清澈。近100万居民喝上了“世博水”。南市水厂不仅处在世博园区内,还是世博园区浦西部分唯一的自来水供应源。由于采取国外的先进深度处理技术,该厂自来水水质有了质的提高,水质标准基本与国际接轨。百年南市水厂的飞速发展,成了见证上海巨变的缩影,还以其丰富的史料,成为人们以史为鉴、温故而知新的生动教材。 首开国人办水厂之先河 上海开埠前,人们饮用水主要是河水和井水。据19世纪70年代创刊不久的《申报》载述,“居民所食之水,每多泥沙而未能清洁。上海居人当潮汛猝至之时,使水工荷担而来,人先己后,至启争竞,水之清洁与否,不遑较也。炎天酷暑,外潮之水,入口每有咸秽之味。” 清光绪元年(1875年),由格罗姆等4个洋人合伙在杨树浦设一给水公司,征股金3万两白银,置地115亩,取用江水,经沉淀过滤后,用木船、水车分送到贮水池或用户家中。至此,上海有了第一家供水企业。 清光绪6年至9年(1880—1883年),英商麦克利·沃特等5人在原有设施基础上添置设备,铺设管道,建造水塔,于光绪九年六月廿九日(1883年8月1日)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举行建成通水典礼,总督李鸿章开启闸门进水,开始向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及法租界供水。 光绪廿一年(1895年)法租界公董局在华界董家渡购地欲建水厂,遭清政府反对,光绪廿三年(1897年)沪道台迫于法总领事压力,签发执契,遂于光绪28年(1902年)1月建成水厂向法租界区域内供水,取名法商董家渡水厂。 百年前上海市民用上“自来水” 自来水在租界普遍使用后,华界居民也希望能用上自来水。光绪廿三年(1897年),上海市绅曹骧向官厅申请,推举粤商唐荣俊(即唐杰臣,怡和洋行买办)、杨文俊在南市开办自来水公司。 经上海道台刘麟祥批准,当时预估需银30万两,由唐、杨认股20万两,另10万两就地募集,在高昌乡高昌庙附近(今半淞园路592号)置地40亩,兴建水厂,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开办的自来水生产厂家。 五年后的光绪廿八年(1902年),第一家由中国人开办的自来水厂建成并向南市供水,供水管道一直铺设到小东门城外。因该厂系国人自办的官办水厂,区别于租界外商,故命名为内地自来水公司。 抗战爆发后,内地自来水公司被迫停产,直至抗战胜利恢复生产,法商董家渡水厂则受日本庇护而维持。1956年8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内地自来水公司与北部的法商董家渡水厂合并,水厂更名为南市自来水厂,并一直沿用至今,至今已有114年的历史了。 世博盛会催生“世博水” 2006年9月,为迎接上海世博会,南市水厂进行大规模改造,百年老厂重焕青春。水厂采用法国德利满高效澄清池新型沉淀处理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供水能力达70万立方米/日。同时,还增设游人参观长廊,让广大市民实地了解水厂净水处理程序。 南市水厂位于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园区内,其中水厂南部移交给世博土地储备中心用于世博会企业馆建设。作为世博会配套改造工程,南市水厂在2006年下半年开始改建,2008年建成通水后出厂的“世博水”水质可与“欧盟水”媲美。 现在南市水厂的净水核心技术采用法国德利满公司高效澄清池新型沉淀处理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水厂的生产和监控基本实现全自动化,基本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水厂在建筑景观设计上,采取了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素混凝土造型和通透玻璃体相结合的方式,追求水厂建筑与世博环境的整体协调。在总体布局中,水厂保留了原南市水厂内的法式小洋楼,并将小洋楼修缮为厂史博物馆,留下百年老厂的历史文化,供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感受水厂的百年沧桑,激发学习“四史”的热情,成为凝聚发展新合力的不竭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