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淞园路街道的花园港西、望达路东矗立着一块特殊的碑牌,这里展示的是被称为“半淞园新民学会会议处遗址”的红色遗迹。1920年5月8日,青年毛泽东曾在这里欢送新民学会赴法留学生,留下寻求真理的足迹。当时,革命自治团体新民学会,正面临着会员急剧增加,学业日趋荒怠的新情况。学会一方面要谨慎吸收新会员,另一方面又亟待厘清学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正是在半淞园的这次送别会上,大家对学会的定位和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会间休息时,参加会议的十二人“在雨中拍照,近览淞江半水”。历经岁月洗礼,这张合影得以辗转保存,现存于中共一大纪念馆。而半淞园也正因为这段际遇,在历史跌宕起伏中始终保有着一份“求真求实”的奋进之志。 同样不仅仅是半淞,整个黄浦区作为党的诞生地,其革命旧址遗迹遍布城区各处,红色基因也早已融入城区肌理。为了庆祝建党百年的到来,黄浦区共新增8处旧址铭牌、8处遗址立碑。此次新增的树碑挂牌的地点有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遗址、中共中央机关办公地点遗址等8处树碑遗址以及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义勇军进行曲》首次播放处等8处挂牌旧址。 首批树碑挂牌工作的实施,对于形成红色资源连点成线的场域优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16处树碑挂牌的遗址旧址也将进一步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与区域内其它红色资源共同构建起既可供广大市民瞻仰参观,也可供单位组织开展行走党课、红色微旅行等的红色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