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以半淞园路街道的红色文化发展为起点,以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为依托,以中华民族工业的复兴为内涵,散落布置着多项艺术装置,通过历史形象运用和视觉化表达,抒发百年淞园不忘初心繁荣发展的家园之梦,展现的是半淞园地区民族工业复兴之梦、开放之梦。 ◆半淞园新民学会会议纪念碑 1920年5月8日,青年毛泽东曾在这里欢送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留学生,留下寻求真理的足迹。会间休息时,参加会议的十二人“在雨中拍照,近览淞江半水”,这张合影现存于中共一大纪念馆。 ◆民族复兴的无限动力 红色飘带托起轮船正面的复兴标牌和无限动力,展现的是自力更生、创新务实的一代代淞园人传承百年民族工业精神,以实业创新、产业升级汇成实现“中国梦”的无穷复兴力量。 ◆“红色力量”生生不息 透过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发起地、三山会馆的牌楼门轮廓,从五角星和中国工人形象的剪影中,重温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工人阶级勇往直前、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世博城市更新剪影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这片街区注入创新活力,“百年半淞园,现代世博园”也蕴育而生,传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精神,未来这里是宜业宜居宜游的活力淞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