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与外滩、陆家嘴构成了浦江两岸的“黄金三角”,是上海的新名片、虹口的新地标。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北外滩街道在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当前工作的结合上大胆创新探索,聚焦居民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探索实践由政府搭台、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社区合伙人”模式,通过“小而美”的微更新项目,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题。 目前,北外滩街道通过“一居一策、一景一策”精细设计,已先后在长阳路138弄小区、三联小区、瑞泰里等10个小区完成了微更新项目,打造了一批有文化品位、创意特色和实际功效的社区空间微景观,改善了社区人文环境,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把主题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 小微空间 室内改造 学霸妈妈 位于南浔路207号塘汉居委会,在一栋近百年历史的民房内,将一处原本20余平方米的闲置助餐点改造成居民们共享的议事小天地“学霸妈妈”,在这里定期举行亲子互动游戏、茶话会、手工制作等活动,备受居民好评。 三点半课堂 位于峨嵋路366弄久耕小区的三点半课堂,充分利用50余平方米的员工办公室,请来专业设计师,改造成亲子活动室,由志愿者管理,为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提供写作业、休憩的场所。 幸福加油站 位于乍浦路252弄昆山居委的一处闲置公交车站点,通过焕活新空间,改造成“幸福加油站”为露天工作的环卫工人、社区志愿者和到昆山公园锻炼的人群提供一个舒适小憩的站点。 开放空间 整体改造 惠南小区 惠民居委会的惠南小区是老旧小区的典型代表,老年人多、出租户多、停车难、绿化差。街道结合美丽家园项目,对绿化带进行了整修,除杂草、消蚊虫,还特地进行了规划,安置了休息座椅、下棋桌凳、健身器材、晾衣架,盘活了整块绿地休息区。小区进出口的路面也进行了整修,改造了车棚和垃圾分类厢房。 久耕中心绿地 久耕小区原有一处九百余平方米的荒废绿化,在经过微更新改造后,成为一片绿意盎然的中心绿地休闲场地,五彩的花朵轻轻摇曳,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玩得不亦乐乎。居民们还能在茶余饭后,沿着红色健身步道锻炼。 从“提篮桥”到“北外滩” 唐山路577弄、509弄的三联居委会绿化和空地改造颇有亮点。小区的中心花坛经整体设计后,呈现了四季皆有景色的状态,色彩纷呈,尤为养眼。健身步道方便居民锻炼身体。此外,发动居民共同绘制的“提篮桥到北外滩”的墙壁绘画也成为了小区靓丽一景。 猛将弄 紧邻吴淞路的长安里和猛将弄是建成年代较早的老式里弄,后巷一处面积达两百余平方米的违建门面和垃圾角改建成了小花园,绿植布满了沿街的整面墙,隔出了闹市里的宁静一隅。居民们在这里晾衣物、晒太阳、喝茶聊天,好不惬意。之前长期困扰弄堂居民的晾晒衣物问题,也在这次微更新中得到了缓解。 最美庭院 长阳路138弄舟山居委会的最美庭院,在经过微更新改造后小区出入口和联排的庭院经整体规划设计,既体现海上方舟的历史底蕴,又融入现代庭院“乌托邦”手造之美,营造舒适恬静温馨的氛围。 特定空间 综合改造 “兴连心”自治园地 位于唐山路708弄的九联小区非机动车库“兴连心”小景改造。小区内原有15间车棚,每间约7平方左右,内部墙壁脱落,设施老旧。街道在征询居民意见后进行了整体规划,优化内部格局,在设施方面,更换了铁门、照明灯,安装了安全充电桩,放置了粉尘灭火器,彻底解决了非机动车停放困难、乱充电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在装修方面,重做了屋顶防水,粉刷了墙面。 “时光轴”钟楼 位于保定路、昆明路路口的一处违建小店被拆后,街道邀请社区规划师,在此建了一处颇为别致、富有现代艺术感的“时光轴”钟楼。钟楼的建造标准以家庭装潢标准做公共装潢,钟楼所呈现的“三重时间”诠释对历史的敬意。 瑞泰里公寓立面改造 位于北苏州路四川北路路口的瑞泰里公寓,在立面改造过程中,社区规划师引入“年轮”思路,通过对立面恢复和修缮,使瑞泰里公寓各个历史层面都能清晰展示,沿街店铺换新颜,老墙粉刷、修旧如旧,别有一番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