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底,上海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已超过2600万剂。随着市民接种疫苗热情越来越高,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错时接种需求,虹口多个疫苗接种点陆续开启“白+黑”模式,出现了“走!吃好夜饭,打疫苗去!”的新情景。 近日晚上六点,记者来到霍山路66弄的贤邻别墅,北外滩街道在此开设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点的夜场服务,不少周边居民和附近的白领吃好晚饭,遛个弯就能把疫苗给打了!当晚,北外滩街道辖区内还有4处疫苗接种夜场服务点同时启用。 在街道和居委干部的大力宣传下,居民们也是热情高涨,早早就过来排队,等到六点半,疫苗正式开始接种。据了解,贤邻别墅属于北外滩街道旧改地块,硬件条件相对比较简单,但工作人员还是克服种种困难开展接种工作,方便居民们。 记者在现场看到,弄堂里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凳子,划分好候种区、预检区、留观区等区域,借用居委会的场地作为接种区,专业接种设备、急救设施也一应俱全,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都已到位,除了后勤保障人员,还有一位医生和一位护士承担预检和接种工作。 弄堂里灯光昏暗加之又下起了小雨,街道工作人员只能在一旁打着手电辅助医生完成预检。在预检台前,医生耐心地询问每一位居民的身体状况。尽管在岗位上已经连续工作了整整8小时,但医护人员仍然保持着高昂的精气神,悉心服务前来接种的居民。值班护士吴文怡告诉记者,她白天在海泰国际大厦的流动疫苗站,只在白天就接种了近120多针。 居民经过预检后进入接种区,接种完毕后再由工作人员引导至留观区等候观察30分钟后,方能离开,现场的一切井然有序。 年轻白领王女士今天由妈妈陪同打疫苗的,王女士介绍说,自己平时出差频繁,在上海的时间很少,今天休息在家,正好看到业主群里的通知,便决定前来打疫苗,完成接种也更放心。这时她的妈妈在一边说:“我早就打好了,一直叫她打,就是没时间,而且她一直在外面跑,打好疫苗,我就放心了!” “我是怕的呀!打针总归紧张的!今天也是吃好晚饭路过的,正好他们开始接种了!我看看感觉好像还行哦!人也蛮少不用排队的,个么就打吧!”居民吴小妹生动地给记者描述她的“内心戏”,一边伸出手臂,她闭上眼睛一副很吃痛的样子,“咦?好啦?不痛的嘛!”才几秒钟的功夫,护士吴文怡“手起针落”,又快又准,“回去多喝水,六小时不要洗澡……”吴小妹感慨地说,开始的紧张和顾虑现在都没有了,打疫苗都是为了我们自己好。 东大名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界那表示,对于流动疫苗进社区,居民很感谢北外滩街道为老百姓提供便捷,尤其是85街坊(东大名)辖区很多上班族白天忙着上班,晚上回家还要用碎片时间整理打包为搬家做准备,根本没有时间去接种疫苗,今天流动疫苗点就停在家门口,对于“想不想接种,能不能接种?”等问题现场还有专业医护人员面对面解答,不用多跑一次就能接种上疫苗,切切实实为民办实事。 据悉,北外滩街道自5月31日开展疫苗接种夜场服务以来,各疫苗接种点总累计接种新冠疫苗为10720人次,夜场平均每晚接种约300人次,累计接种可达1336人次,“送苗上门,随时可打”受到了社区居民和上班族们的热烈欢迎。 (信息来源:上海虹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