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街道党工委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依托“街道总网格—片区网格—居民区网格—责任区网格”的四级网格化党建工作体系,配强队伍、配优资源,组织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察民情访民意,立足本职工作,切实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 提升网格凝聚力 化解社区治理“老大难” 昆山居民区第一责任区网格中的小浦西公寓,建于1931年,位于塘沽路乍浦路沿街,楼高9层,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清水红砖装饰的外立面……自苏州河贯通,浦西居民沿着乍浦路向南,步行10分钟即可抵达河滨之源观景步道。然而,背街的脏乱差、沿街商铺私搭的违章,已经严重影响了小浦西公寓居民日常的生活和出行,历史存量违建也已成为居民长久以来的心病。 北外滩街道党工委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积极构建适合漫步的“美丽街区”,年前启动了小浦西公寓修缮方案,昆山居民区党总支随即召开了小浦西历保大修听证会,一方面由施工单位向居民告知本次住宅修缮方案的细节,另一方面充分听取了居民代表的建议。听证会得到了网格内居民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表示本次修缮工作不仅是“面子工程”也是“里子工程”。 近日,昆山居民区党总支收到一封来自小浦西公寓全体居民的表扬信,信中对于本次历保修缮的工程给予了高度肯定,尤其是背街的违章全面拆除,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以连根拔除,着实提升了居民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居民老王感叹到:“这就是居委深入基层暖民心之举,这就是北外滩街道雷厉风行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风,这更是共产党为我们办的一件大实事啊!” 倾听群众声音 “小平台”撬动“大变化” 在启动小浦西公寓修缮方案后,昆山居民区党总支随即召开了小浦西历保大修二次听证会,一方面由施工单位再次向居民告知本次住宅修缮方案的细节,另一方面充分讨论居民代表的建议,听证会得到了网格内居民的积极配合。 昆山居民区党总支积极搭建“我为群众解难题”平台,第一责任区网格长、小浦西公寓楼组长于宏在本次居民区党总支换届选举中被推选为新一届党总支委员,在党史学习教育组织生活会上,他将居民的呼声带到居民区党总支。在责任区网格前期细致排摸的基础上,昆山居民区网格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丽敏和第一责任区网格长于宏在梳理了小浦西公寓居民的诉求后,立即召开内部讨论会,实地查看,做好调研,及时向街道汇报了有关情况,街道总网格长、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得知此事后指出:“难啃的骨头,必须拿下,居民最关心的事就是我们重点要办的事!” 优化整合资源 形成狠抓落实强大合力 昆山居民区第一责任区网格将“两代表一委员”、驻区单位力量、居委干部、社区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群众均纳入网格,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小浦西公寓内部焕然一新的同时,第一责任区网格有效整合居民区、城管及街道相关部门力量共同执法,确保参与力量聚焦问题、联合作战、统一指挥、密切协作,成功把背街违章建筑进行了彻底清理拆除,既体现了“办实事”的作风和态度,又彰显了“开新局”的决心和魄力。 居民们簇拥在公寓阳台上观看拆违全过程,深深感慨“十年老违章,一朝被拔出,从阳台上望下去再也不是糟心的堆物和违建了!”不仅恢复了公寓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还将公寓的安全通道彻底整治,减少了安全隐患。居民李阿姨说道:“这次大修真的是最高规格,我们想都不敢想还能为我们改造厨卫空间,每户都安装了新的灶台和橱柜,在楼梯间和公共走廊铺设了防滑地砖,为整幢大楼更换供水水管,等于政府全额补贴'装修'啊!”本次公共部位修缮更新和对违章建筑的全面拆除切实为居民们营造了更加宜居舒适的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调研治理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北外滩街道党工委以网格化党建为引领,畅通基层组织运行,把基层资源力量高效组合起来,激发了社区党员、志愿者骨干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聚焦群众所思、所忧之事,拓展基层网格服务管理方法,让基层工作真正知民心、晓民情、顺民意,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下一步,街道党工委将继续以居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在网格中做好每一件小事,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探索打造更有格调、更有温度的社区。 (党建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