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叶萍 4月2日上午,居住在普陀四村24号楼的谢阿婆,早早地洗漱完毕,带着身份证来到普陀四村第二居委会的签约室,在《旧住房成套改造协议书》上郑重地签了名。作为普陀四村24-25号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第一个完成签约的居民,谢阿婆感慨万分:“住了52年的老房子终于要改造了,一想到不久后就能住上拥有独立厨卫,还带电梯的房子就很激动,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据悉,签约启动9日内,作为普陀区旧住房成套改造第一批下达的任务之一,长风新村街道普陀四村提前52天完成签约率100%的目标,80户居民即将告别拎马桶时代。 50年的老房子破旧不堪 普陀四村24-25号居民楼在一眼望去都是粉红色外墙的居民楼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破败凋敝的外墙,凌乱的电线拉扯缠绕,过道狭窄、楼梯陡峭,楼里更是昏暗拥挤,楼道口甚至还散发着一股厕所的臭味。 这栋拥有两个门牌号的旧住房共有5层,建造于1967年,共有80户居民,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里不仅房龄老、户型小,内部设施老旧,还没有独立厨卫,两三户居民共用一间厨房,不少居民至今仍在用手拎马桶。 刚完成签约的谢阿婆说:“52年前,我在电厂上班时,被分到这个十几平方米的平房内,小区新落成时也是相当风光。别人家倒马桶还需要跑到楼房外,可我们一、三、五层就分别有一个倒便池,相较于别人方便很多,所以大家都很羡慕!”而如今,这个曾经被人羡慕的“功能”,却变成了不少居民的“痛点”。 “年纪大了,行走都不方便了,倒马桶就更不用说了。而且房屋老旧,倒便池间由于没有水冲刷,经常会散发出恶臭。”随后,谢阿婆拿出钥匙打开24号楼一层的倒便池间,“因为味道重,所以我就配了几把锁和钥匙,分给24号楼的每户居民,让他们在不使用的期间尽量把门锁紧,不然门开着味道更重。” “结构性大修”打响“攻坚战”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街道确定对普陀四村24-25号居民楼进行“结构性大修”改造。2018年11月开展第一轮意愿征询,居民同意率达100%。随后,设计单位进驻勘测,拿出初步改造方案,并召开了第二轮房型设计方案征询。方案见面会后,有部分居民对方案初稿持保留意见。普陀四村24-25号成套改造项目组多次与上房设计院沟通调整,最终获得居民认可,设计方案同意率达100%。 这次改造方案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所有的卫生间和厨房间都位于套内,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但设计难度却大大增加,不但要考虑空间分割的合理性,还要尽可能让每户居民增加的面积均衡;二是改造之后,每家每户都会增加面积5平方米左右。除此之外,方案中还增加了加装电梯项目。 9天时间签约率达100% 为了营造良好旧住房成套改造氛围,居委会不仅在普陀四村24-25号前张挂横幅“旧住房成套改造‘非征收,非解困’”“打造美丽普陀,增进民生福祉”的横幅,还在居民楼张贴了房型设计方案及示意图。 4月2日,普陀四村24-25号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终于迎来首个签约日,普四二委居委会的签约室人声鼎沸。许多居民们在签约完成之后,将小红旗贴在居民签约进度表上。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居委会和物业代表将相关材料备齐,前往居民家中办理相关签约手续。考虑到现住在彭浦的谢阿姨腿脚不便,首个签约日下午,工作人员便直接来到谢阿姨家中,“工作人员真的很耐心,从普陀四村过来开车也要近40分钟,而且在政策、程序上都解答得很详细,让我们很安心。”谢阿姨的老伴儿说道,“去年11月份居委会和物业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还不相信,当我知道是真的时候,高兴得两晚上没睡!” 截至4月10日16时38分,普陀四村24-25号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签约率达到100%,签约启动9日内,就完成全部80户居民的签约。区房管局副局长,长风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副主任来到现场,共同见证了最后一户居民完成签约,提前52天完成签约率100%目标。 预计普陀四村24-25号改造需要一年多时间,此后居民就可以住上宜居新房。如此一来,这个普陀区现存拎马桶生活户数最多的地块,将彻底告别“拎马桶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