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岳敏 最近,海鑫居委会海鑫戏曲团队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居村文艺团队称号”!据了解,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在全市16个区评选出的250支居民特色文艺团队中,普陀区共有12支队伍入选,他们全方面推动了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功能有效提升,促进了居村特色文艺团队建设交流,有效展示了市政府实事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在群众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海鑫戏曲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让戏曲走进生活 海鑫戏曲团队于2014年成立,主唱沪剧,从最初的八、九人扩大到如今的20人,团队平均年龄达到了65岁,进行过将近30个沪剧曲目的学习。最初将大家汇聚在一起学习源于对戏曲的喜爱、对海派文化的热爱,也是为社区文化活动增添新的色彩,同时担起了传承海派民族文化的责任。除了社区迎新春文艺联谊会、学雷锋等舞台,团队曾先后在长风公园大舞台、区敬老院、区少年宫等地进行过多次演出。从小舞台逐渐走上更大的舞台,她们不断收获满满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每周四下午,大家相约在海鑫居委活动室,在柏翠萍老师的带领下开展戏曲学习。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因为队员们普遍年纪较大,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速度较慢,柏老师仔细观摩、耐心教学,一遍一遍为大家传授方法、纠正错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后回到家,每个人也会自己练习,甚至邀家人一同欣赏,将戏曲学习融入到生活各方面。 “如今的青少年都讲普通话,就算讲上海话可能也不流利,也不愿意讲。我们唱沪剧也是希望能够将上海的方言文化传承下去,把沪剧保留下去。”面对如今上海方言逐渐消失的现象,保护沪语成了海鑫戏曲团队义不容辞的责任。刻苦训练、四处演出,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沪剧的魅力,成为了团队共同的奋斗目标。 传承海派文化的姐妹团 作为退休老人,沪剧的学习让她们找到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发现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多元和精彩。通过海鑫居委会为大家搭建的学习平台,她们不仅学到了沪剧的知识,还收获了彼此之间真挚的感情。 “虽然我们不像专业人士唱得那么好,但是我们很开心,大家的心都很齐。”领队周梅琴回忆起与队友们的生活和训练,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除了训练和表演,生活中队员们也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大家一起话话家常、交流生活经验,每次的训练或见面成了大家都非常期待的事情。 在越唱越好的同时,海鑫戏曲团队吸引了社区更多居民来了解沪剧、学唱戏曲、加入团队,增添了文化瑰宝戏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舞台表演,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把戏曲带到了居民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