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银锄泛舟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8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居民来稿

我在丽娃河学会了游泳

文 刘必虎(师大三村)

我是一名华东师范大学的退休教师。在校园中,每当我行走在进入夏雨岛的三孔桥上,望着桥旁的丽娃河水,尘封的往事就会爬上心头。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事儿了,学校在夏雨岛南端东侧与丽娃河东岸之间筑起堤坝隔断河水,并封堵三孔桥的桥洞,围成了一个简易露天游泳池。这使我们这些年青人欣喜不已:有了一方嬉闹锻炼的乐土!那时,住在校内第五宿舍的余家荣、顾元吉和我等几个物理系的青年教师,相约清晨(夏令时节)学校广播还未响时就到这泳池中划水游泳。喜悦之情、喧闹之声总引得路过行人驻足观看。直至到了早餐时间,我们才匆忙走进当时的防空洞(即现在大学生活动中心西边靠墙的一处高墩),在里边冲洗、更换衣服后去河西食堂早餐,运动完后感觉饭菜特别可口呵!

那段夏日时光,只要待在学校里,我们总要挤出时间在这泳池中“泡”上一会儿。不过在烈日下的黄金时段,这里人挤人,难以伸展手脚畅游了。令我难忘的是,我本是一个“旱鸭子”,竟然在这里学会了游泳。

随着“开门办学”等运动的开展,我们陆续到工厂、农村去,就无法光顾这里了。大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华师大建造了标准的室内游泳池,这个简易的泳池就废弃了,并挖去堤坝,清除堵塞桥洞之物,使这里恢复了原貌。

丽娃河、夏雨岛是华师大文化传承中的响亮名字,随着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这里也整治得越来越美。全岛竹木繁茂,古树虬枝,浓荫下凉爽宜人。岛南端改建了高大宽敞的水泥凉亭,四周无围栏,登临南眺可观丽娃河美景。岛北端新建的由太湖石堆砌的假山高高隆起,山顶有古色古香的凉亭,亭前有石台石凳,亭下有可供玩赏的石洞,石洞前后高低错落的石径环水而筑。岛西围墙拱门上刻写的“夏雨鸣蝉”,正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诗意境界的写照。仲夏季节,倘雨水阵阵,全岛便呈烟雾飞腾的迷蒙之态,遂有“夏雨鸣蝉”之名,成了华师大校园八景之一。这就是我四十多年前学会游泳的地方,我心中的圣地:曾为戏水游泳场,而今还她文脉乡;山水亭台景色美,文化传承作脊梁!(2019年8月2日写于美国西雅图)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