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策划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3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清明将至 曹家渡青团哪家强

王家沙万航渡路店
沈大成889广场临时点
玉兰居民雍自麟

□记者 朱杰

今年农历三月初一是清明节,作为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在中国百姓心中的重要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其他三个传统节日。自古清明就成为人们扫墓祭祀、缅怀先祖的日子,同时也是踏青游玩、亲近自然的时机。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又吸收了荡秋千、蹴鞠、插柳等户外体育活动,形成了传统节日习俗。

一到3月份,沪上各大老字号就将青团摆上柜台,引来不少市民争相购买。如今,青团的花样是越做越多,甜的咸的应有尽有,不少“网红青团”一时间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每到清明前夕,不管你偏爱哪种口味,青团总是要吃上一两只。这种绿莹莹的糯米团子光凭颜值,就能在“点心王国”里独树一帜,惹人喜爱。

各家老字号的青团口味种类丰富,又时常推陈出新,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记者近日实地探访了曹家渡辖区内的两家老字号,感受“青团季”的魅力。

探访王家沙:

今年推出奶黄椰蓉青团

说起上海点心,就不得不提到“点心状元”王家沙了。成立于1945年的这家老字号,创始人竟是《申报》的媒体人。74年过去了,南京西路总店旁的商铺是换了一家又一家,而唯独王家沙仍屹立不倒。以点心著称的王家沙,凭借点心的花色品种和地道口感,在上海百姓中是有口皆碑。

万航渡路上的这家分店,一楼是点心、熟食窗口,二楼是餐厅,虽没有总店那般气派,但在辖区内为数不多的老字号店中,人气自然也不低。每年清明前夕,工作人员就在一楼广告橱窗上张贴出青团的宣传单页。细心的居民会发现,在王家沙每年推出的青团种类里,总有一种是新款口味,而今年推出的新品种就是艾叶奶黄椰蓉青团了。

在点心窗口前,6种不同口味的青团一字排开,一盒6只包装明码标价清清楚楚。记者观察发现,来王家沙买青团的以中老年人为主,听服务员说艾叶细沙、马兰头比较受欢迎,新款口味也卖得不错。顾客结账时,服务员还会把当天的日期标签贴在包装盒上,方便居民查看。虽然青团可放冰箱冷藏,但为了保证口感,还是建议大家当天食用。

探访沈大成:

临时摊位可按个出售

沈大成的这个临时摊位,位于悦达889广场中庭的电梯旁,摊位灯箱上的“网红青团”显得格外醒目。和王家沙不一样的是,这里的青团是现蒸现卖,每只青团独立包装,拿到手上的青团都是热乎的。别看临时摊位不大,但排队买青团的人真不少,多以周边的楼宇白领和年轻人为主。

如果你想尝试多种口味青团,来这里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4种青团都按个卖,蛋黄肉松价格最高,腌笃鲜笋丁卖得最好。有时候去的晚了,会遇到部分青团口味售罄的情况。据服务员介绍,他们从3月中旬就在这里设点了,临时摊位摆到4月5日为止,每天早8点到晚9点。

居民动手做青团有滋有味

在玉兰居民区,记者找到了一位常年坚持做青团的居民。雍自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生于1949年的她和新中国同岁。雍阿姨说,她是从母亲那边学来的手艺,除了做青团外,像馒头、锅贴、烧麦之类的点心,她都会做。

做青团最重要的就是艾草艾叶、麦青等食材了。大家对艾草艾叶比较熟悉,对麦青可能比较陌生。其实,单从字面上也不难猜出,麦青指的就是麦苗,刚发芽时的麦子。

雍阿姨他们家做青团用的是传统手法,将艾草、麦青煮烂后挤出绿色汁水,再和糯米粉均匀揉合,最后揉成大汤团并放入馅儿。青团在蒸笼出锅前,还要用刷子蘸上麻油在其表面刷上一层,这样青团看上去有光泽,吃起来也香。每年清明前夕,雍阿姨总要忙上一阵,为家人和亲朋好友做青团吃。在她看来,做青团不仅是文化习俗的传承,也是增进家人之间情感的方式。

有时艾草、麦青不容易买到,雍阿姨会用菠菜替代这些食材。同样是绿色蔬菜,菠菜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制作手法也是一样。她表示,做青团揉糯米是关键的一道工序,糯米需揉上半小时,这样才能保证出笼的青团吃起来不粘牙。雍阿姨回忆,以前青团就只有豆沙一种口味,远没有现在丰富。在她看来,相比买的青团,自家包的青团吃起来味道更好。

王家沙点心店(万航渡路店)

地址:万航渡路673号

王家沙青团价目表:

艾叶咸蛋黄肉松青团48元/盒(6只)

艾叶咸蛋黄细沙青团42元/盒(6只)

艾叶细沙青团30元/盒(6只)

艾叶奶黄椰蓉青团30元/盒(6只)

荠菜鲜肉青团30元/盒(6只)

马兰头青团30元/盒(6只)

沈大成临时点

地址:悦达889广场中庭

沈大成青团价目表:

蛋黄肉松青团8元/只

腌笃鲜笋丁青团7元/只

马兰头青团5元/只

豆沙青团5元/只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曹家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