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杰 为缓解全市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由团市委、市教委等多家单位联合推出的2019年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继续覆盖全市各区街(镇),同时也被列为2019年市政府实事项目。 7月8日,曹家渡街道爱心暑托班第一期如期开班。在暑托班期间,来自社区的90名学生将在这里结识新朋友,体验不同的有趣课程。 安全措施步步防垃圾分类进课堂 今年爱心暑托班第一期是从7月8日至7月31日,第二期是从8月1日至8月23日。和往年一样,今年的上课地点还是在武定西路上的社区学校。暑托班设3个班级,其中一年级单独一个班,二三年级一个班,四五年级一个班。每个班级招收30人,3个班级一共招生90人。根据报名情况来看,90人里有一半学生是连上两期。 尽管暑托班是早上8点才报到,但管理老师和学生志愿者提前1个小时就来到社区学校,做好迎接学生的准备工作。为了确保学生安全,避免交叉传染,爱心暑托班在学生进入教室前,也设置了两道关卡。大学生志愿者手拿体温测量仪,对每位学生进行体温测量,通过的学生将会由家长在学生登记簿上签字。经过上述两道程序后,学生才由志愿者领到相应的班级。 低年级的两个班在一楼,高年级的一个班在二楼,为了预防意外发生,教室门口、楼梯口、转弯处也都有志愿者维持秩序。生病请假的学生再到暑托班报到时,都需要出示医生开具的身体恢复证明,确保没有健康隐患。下午放学时,家长也不能直接进入教室,只能凭接送卡在门口登记后,再由志愿者将孩子领出教室。接送卡上有学生的基本信息和照片,家长每天接送孩子全凭接送卡。 在全市大力推行“垃圾分类”的当下,在暑托班开展垃圾分类自然也不能少。记者看到,在每间教室的入口处都配备了小四分类垃圾桶,走廊过道上还有大分类垃圾桶。据老师介绍,爱心暑托班的午餐是全区统一配送,每周的菜单都会向家长提前公布,学生吃剩下的饭菜也由配送公司进行回收。保洁员也会及时处理走道上的垃圾桶,保障教室周边无异味,降低蚊虫滋生的可能性。 课程设置丰富多彩延时照看负责到底 经了解,爱心暑托班每天有7节课,上午4节下午3节,每节课45分钟。在爱心暑托班,除了团区委和街道配送的课程外,还有一部分课程是由承办方自行设定的。在今年的课程里,每周两次的创意英语课是由外教老师担任,通过在课上做益智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有所学,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每周两次的动手课有剪纸、折纸、插花等非遗课程,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让孩子们做好垃圾分类,爱心暑托班开设了“身边的环保”这门课,邀请了专业老师教学生如何分辨生活中的垃圾,讲解垃圾分类对环境的益处,让学生从小培养环保意识。此外,爱心暑托班还开设有小学生礼貌礼仪、校园安全防范课程。 随着爱心暑托班的开展,也有更多的辖区共建单位参与进来。城管中队执法队员来到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常见垃圾,争做环保小卫士。来自辖区共建单位的银行工作人员,给学生们带来了理财课程,教他们如何管理零花钱,培育储蓄和理财意识。体能操和五子棋的课程,让学生做户外运动、锻炼大脑,学习娱乐两不误。 为了方便学生完成暑假作业,爱心暑托班还开设了“作业时间”课程。作业时间课程过后是作业答疑时间,由每班的班主任和学生志愿者负责,为孩子们进行作业上的辅导。当前爱心暑托班每个班级配备1名班主任、5名大学生志愿者和2名高中生志愿者。 大班里有一名四年级学生,这位女同学上课认真听讲,也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在家里还是一个“小当家”,买菜烧饭、洗衣拖地样样行。老师在和学生母亲交流时发现,家长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承办方负责人谈到,可以探索家“班”互动,试验“家长课堂”,不仅是一次创新,也可以丰富课程内容。 为了安全考虑,针对下班晚的家长,爱心暑托班还提供延时照看服务。在规定接送时间段后,没有被家长接走的学生将集中在一楼的教室里,由老师和志愿者负责照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