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烨 从与机器人客服“对话”到“刷脸”领取养老金,从智能保险顾问量身定制“家庭理想保险建议”,到仅需手机上传资料就可完成“智能赔付”……科技对于保险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深入,人工智能在保险领域的跨界、突破与颠覆令人目不暇接。 足不出户订制个性化方案 传统的险企往往以销售为导向,比起用户需求,销售顾问更在意业绩,从而会对自身有利的角度出发推荐产品,而对于智能保顾在产品选择上不存在任何主观倾向,其问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 作为业内首款智能保顾,太平洋保险推出的“阿尔法保险”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家庭资产配置提供保险保障建议。同时阿尔法保险具备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客户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咨询保险,花几分钟时间、回答机器人的几个问题,即可获得个性化的保险建议报告。运用深度学习算法,打造多模型融合的语义理解模型,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聊天方式咨询“阿尔法保险”机器人,了解保险常识,获取个性化保险建议。 此外,招商信诺人寿也在官方APP“完美人生”上全新推出升级版智能保险顾问产品——“北斗智保2号”。北斗2号的核心进步在于围绕客户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诉求,从现阶段的家庭结构、资产配置、子女教育、未来规划等处着眼,并结合其已有保障,智能测算出客户家庭在人寿、意外、重疾、医疗、养老、教育等六个维度的保障需求,并形成专业风险测评报告,让客户全面了解风险构成。 20秒极速病例审核不再等 极速查勘、智能核保、秒赔……得益于尖端科技的介入,保险新概念、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则令保险服务的“速度”和“温度”都获得了显著提升。 以平安寿险推出的“A I客服”为例,其可通过人脸、声纹等生物认证技术,匹配大数据完成客户身份信息的远程核实,帮助客户完成“在线一次性业务办理”。而平安医保科技发布的“云享e通”智慧商保服务解决方案利用先进A I智能科技,以商保医院联网平台为基础,远程调阅平台为核心,以线下共享平台为补充,旨在打造“线上+线下+A I”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目前,“云享e通”商保医院联网平台已接入3000家医院,影像调阅平台覆盖1000家医院,地级市网点分布近300个。 以往的保险运营服务全靠保险公司人员上门,时效长、成本高,且无法覆盖无网点的地区,“散、难、慢、贵”等一直是行业难题。未来,通过“云享e通”区块链技术认证的当地医院员工,将能第一时间代表保险公司慰问关怀客户、协助收集材料、陪诊和垫付诊金。保险运营服务从此不再受人力成本和地域的限制。 通过科技助力,一件普通的理赔审核调阅病历,时效从传统的4天缩短至最快20秒钟,一名调查服务人员,从传统的一天完成3件任务提升至超过30件任务。最重要的是在客户服务需求地没有铺设机构的保险公司,有了平台共享近300个地市的能力。该平台还为保险运营风险筛查提供强劲支持,使保险公司可快速确认申请事项及告知事项的真实性,风险管理也得到了提升。 每秒可处理3.2万笔保单 “经过几年的发展,保险科技行至中段,科技对保险的赋能已从初期更多侧重于渠道创新,转向侧重于精细化管理创新的攻坚阶段。未来,我们对内将深化科技对风控、理赔等环节的重塑,对外则通过境内外的科技输出,敬畏金融边界,深化科技普惠,打造众安生态集群。”众安保险CEO陈劲表示。 在服务新生代的过程中,众安的“保险+科技”双引擎相互驱动,科技赋能保险,保险验证科技。比如,为了处理海量保单,众安的科技团队便着手搭建国内首个跑在云上的保险核心系统无界山,并持续迭代优化。目前,无界山可支撑每秒3.2万笔保单的峰值压力,并解决了线上出单的稳定、安全、效率和成本问题。 在消费金融生态中,为推动保险业务发展,众安目前已与近百家生态场景合作,触达3000多万用户,由此衍生出万级的特征衍生变量,从而构建全面而立体的用户画像,同时又以此为基础沉淀了智能风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