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杰
据市卫健委消息,本市25家服务能力较强、覆盖人口多、辐射范围大、分级诊疗基础好的医院,将作为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位于西康路上的静安区中心医院位列其中。2020年1月,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将接受市卫健委评估审核,并对评估后达标的医院进行挂牌。
记者从区中心医院了解到,区域性医疗中心对应的是分级诊疗。分级诊疗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通过完善亚急性、慢性病服务体系,将度过急性期患者从市级医院转出,并在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分工协作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随着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体系的完善,升级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后,区中心医院将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有效解决解决市民“看病难”问题。
近两年,区中心医院加快了在分级诊疗上的探索。当前,华山医院皮肤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骨外科、康复科等优势科室专家,每周会来到区中心医院为广大患者问诊,为患者们省去了在市级医院排队挂号的周折。
除与市级医院合作外,区中心医院还接受从社区医院转诊的慢性病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中风)、慢阻肺等慢性疾病的转诊上,区中心医院和区域内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网,做到信息互通,为患者提供转诊上的便利。
今后,社区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和市级医院将承担不同的功能。社区医院承担慢性病初筛和常见病预防,区域医疗中心主要承担死亡率高、疾病负担重、转外就医集中、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病种的诊治,三级医院主要承担疑难危重症的诊治。
目前,区中心医院开设的胸痛中心和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为急性心梗、急性脑梗和急性脑出血患者提供绿色通道,有效缩短了抢救时间。两个中心都有各自所属的网络群,120急救车将急救患者送至医院后将直接走绿色通道,患者在接受各项检查后,如需接受手术治疗,网络群将发起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安排医生进入手术室。
患者从进入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到最后得到治疗,过程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急性胸痛患者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血管CT或心脏超声检查并获取报告,而“D to B”时间是指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PCI介入手术导丝过冠脉闭塞段的时间,被要求在90分钟以内完成;“D to N”时间是指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开始溶栓时间,被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