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杰 近期,记者在胶州路上看到一个被绿植覆盖的建筑,远看像是一处办公场地,走近看才发现是一间公厕,开放时间是早上6点至晚上10点。进入公厕,右手边是男士小便池,左手边是通用厕间。虽然公厕内部空间狭小,但基本设施配置齐全。男士小便池只够两人同时如厕,旁边墙上还装有一只挂钩,方便市民挂物。 通用厕间的面积大约只有一平方米左右,十分狭小。市民打开厕门后,需要将门推到最里面才能进入。厕门与洗手台边缘最近的距离,只有两三厘米。为了将厕间里的异味及时排出,墙上的电扇始终处于开启状态。一位刚如厕完的市民表示,虽然电扇没有对着人吹,但还是会感到丝丝凉意,公厕如果配上暖水设备,能提供温水洗手就更好了。 工作人员表示,厕间天花板上装有排风扇,但由于功率不大,排风的实际效果有限。这间公厕虽小,但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时常出现“客满”。因为周边没有第二间公厕,距离最近的公厕位于余姚路近延平路,步行时间大约需要七八分钟。 记者从区绿化部门获悉,公厕外墙上的垂直绿化源自江宁路街道的美丽城区项目。今年1月起,公厕外墙的绿化养护移交给区绿化部门管理。近年来,上海环卫部门对城市公厕加大了投入力度,不少公厕一改旧貌,为市民改善了如厕环境。作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厕,也成为了展示城市风貌的一扇“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