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杰 疫情期间,当社区居民都待在家中躲避病毒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冲锋在防疫一线,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最美逆行者”。在他们之中有普通的居委会干部、小区楼组长和党员志愿者,在防疫集结号吹响时,他们挺身而出,全身心投入社区防疫工作,用实际行动述说着一件件暖心事。面对疫情,他们身上的这份责任和担当感动了所有人。 一封被误会的投诉件 2月15日,曹家渡街道党工委收到了一封来自武南居民区的感谢信。信中写道,“……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街道、居委会的这次疫情防控工作,让我们敬佩!居委会干部他们也有家人,每天奔波于社区,对于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有的只是感恩,不能再自私地要求太多!希望街道把这封信打印出来,贴在大门口,以表示我们家深深的道歉! 事情还要追溯到2月12日上午,当时街道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份居民通过12345热线投诉的转接件。投诉件的内容是居民反映,因家人都不在上海本地,同住的远房亲戚发热在医院暂时留院观察,家中有一位95岁老人,几乎48小时没有正常饮食,日常生活非常困难。接报后,街道工作人员立刻与老人取得联系,老人却反馈说居委会对自己照顾得很好,不用担心。 时间回到2月10日下午,街道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接到通知,万春街有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需要居家医学观察。疫情就是命令,时间争分夺秒。当天下午5点,由社区医生、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组成的三人流调小组,敲开了居民的房门,为95岁的老人测量体温,采集健康信息,落实居家医学观察安排。整个过程,武南居委会主任朱敏始终冲在前面。 经了解,老人的子女或在外地或在国外,平时由老人侄女同住并帮忙照顾。2月10日早上,老人侄女因身体不适且伴有发烧症状,自行到医院看病,在就诊过程中被医院告知作为疑似病例需要留院观察。随后,老人侄女将留院观察的消息发给了老人子女。没过多久,居委会也接到了老人子女的来电。这时候,居委会主任朱敏挺身而出,主动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 2月11日上午,朱敏和社区医生一同上门探望老人。在得知老人的常用药没有了之后,朱敏又帮老人配好药送上门。中午,老人远在外地的女儿叫了外卖送到小区门卫处,朱敏接到信息后亲自将外卖送到老人手中;下午,朱敏又联系好相关部门为老人的住所做了一次彻底的消毒。每次上门,朱敏对老人都是嘘寒问暖,关心无微不至。 那封“被误会”的投诉件,原来是身在国外的家人,误以为老人的生活无人照料,情急之下拨打市民热线。2月13日,老人侄女经医院诊断解除疑似,出院回到了家中。接下来的日子里,朱敏依然每天帮助他们做好测量体温等居家观察工作。朱敏表示,“我是居委主任,这就是我的责任,不需要表扬。”在这场阻击疫情的总体战、阻击战中,每个居委或许每天都上演着同样的故事,不离奇、不曲折但感动着、温暖着,这就是“小巷总理”的情怀,也是“社区守门人”的信念。 三和花园有位热心的“老娘舅” 李彩虹目前担任三和花园7号楼楼组长,自2018年担任楼组长以来,她为居民调解矛盾、为业委会和居委会分担工作,成了小区里名副其实的“老娘舅”。平时,小区居民碰到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找她寻求帮助。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原本热闹的小区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在李彩虹所住的7号楼里,有好几户独居、高龄老人,这些老人的子女大多不同住。疫情发生后,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老人子女不在身边。于是,李彩虹就做起了老人们的“亲人”,每天上门关心看望。 1月底的某天,楼内一对八九十岁的老夫妻,因保姆烧菜时没有将食物煮熟,导致二老食用后上吐下泻,需要就医治疗。这时候,两位老人给李彩虹打电话寻求帮助,接到电话李彩虹第一时间直奔老人家中,并将老人护送至静安区中心医院,陪同其输液。 两位老人输液结束后,李彩虹再将他们送回家中安顿好,待回到自己家已是深夜。第二天一早醒来,李彩虹又立刻上门去看望老人,并叮嘱保姆注意饮食卫生。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李彩虹多次上门看望老人,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 2月初,原先住在楼里的一位老人从敬老院打电话给李彩虹,说平时吃的药没有了,子女不在身边就向她寻求帮助。李彩虹接到电话后就赶到敬老院,拿上老人的病历卡就往医院赶。李彩虹不会骑自行车,回来只能靠步行。一趟下来,让穿戴口罩和防护服的李彩虹出了一身汗,但她没有一声怨言。平时李彩虹也时常自费买点心水果送去敬老院。她总说,这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就让她代替他们的子女尽点孝心。 去年小区推行垃圾分类,李彩虹作为志愿者坚持值守了100天。100天的值守也让李彩虹成了小区里的熟人。之前同楼的一位居民连续两天没有倒垃圾,李彩虹发现后就打电话询问情况,原来这户居民摔了一跤,需要在家静养几天。李彩虹了解情况后,就主动帮这户人家倒垃圾,直到居民身体痊愈。 疫情期间,居民待在家里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一些情绪波动。这时候,李彩虹就会主动开解引导,帮助他们稳定情绪。李彩虹告诉记者,搬到曹家渡居住之前自己就在其他小区参与过调解工作。做了十几年的“老娘舅”,让她处理小区事宜时游刃有余。她常说,小区的事是大家的事,小区的老人也是大家的老人。她十分乐意接受小区“老娘舅”的角色,期望在未来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楼组长带动志愿者 为防疫工作出力 家住四季公寓小区2号楼的刘金华,是小区楼组长又是党员。自疫情发生以来,玉兰居委会全员出动,确保居民区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2月13日半夜,刘金华接到业主电话称有一户从外地返沪的一家四口住进了小区,返沪人员的到来让大家的神情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刘金华根据小区业主提供的信息,来到返沪人员的家门口,向他们说明当前防控形势和隔离要求。在刘金华的劝说下,返沪人员按照要求主动配合居委会做信息登记,并在《居家隔离承诺书》上签字。 刘金华了解到这户人家是租户,在上海也没有亲戚,于是就提出为他们代买生活物资,帮助他们在非常时期渡过难关。在之后的14天里,刘金华和隔离家庭每天通过微信保持联系。 为了避免直接接触,刘金华每次都会将代买的生活物资放在门口鞋柜上,随后通过微信语音告知居民。除了代买生活物资,刘金华还帮隔离居民代收快递。看到刘金华的志愿行为,小区其他居民也主动站出来,支援防疫工作。 在平时,刘金华也是小区居民心目中的热心肠、好模范。邻居遇到什么困难,刘金华知道了都会主动伸出援手。她所在的2号楼也被评为了“美丽楼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