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杰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曹家渡街道各居民区纷纷行动了起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同时开动,力保社区安全。在此期间,从基层涌现出了不少防控好案例。各小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做法,这些从居民区“走”出来的金点子、好办法,都为打赢这场社区防疫攻坚战夯实了基础。 1 首创“五色作战图”返沪人员信息一手掌握 曹家渡街道万航居委会辖区有12个居民小区,有酒店式公寓、公租房小区,也有商品房小区和售后公房小区,给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应对社区防控工作,居委会从2月初采用“五色作战图”,清晰呈现2959户居民的信息动态。“五色作战图”实验成功后,曹家渡其他13个居委会也纷纷效仿,让居委会对各自辖区内各类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记者从居委会了解到,蓝朝部落小区有548户居民,其中85%是租户,人员流动大;静航公寓是公租房小区,有115户,租户大多是白领。防控期间这两个小区的人员管控,是居委会的工作重点。对此,居委会干部们根据防控要求,群策群力商讨出用“颜色标签”的形式,排摸辖区人员信息。 从2月5日至11日,在区级机关干部和街道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居委会干部全体出动,用了近1周时间,将辖区内12个小区所有住户信息排摸清楚,制作成人员底册。居委会干部将“五色作战图”张贴在居委会的墙上,每天对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为了保护住户隐私,表格上只有室号、人口类别和最新状态。住户的身份信息在居委会干部的底册上。 每位居委会干部负责一个块区,每天实时更新“五色作战图”信息。“五色作战图”分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5种颜色分别代表5类人群。“红色”代表重点地区返沪隔离人员,这些人员信息除登记外,居委会还要上报街道,由街道派专人提供生活物资供应和生活垃圾清运;“橙色”代表重点地区未返沪人员,需要每天跟踪动态;“黄色”代表自行居家隔离人员;“绿色”代表从未离沪或解除隔离人员;“蓝色”代表非重点地区未返沪人员,需要每天跟踪动态。 疫情期间,居委会干部每天通过电话与住户取得联系,更新人员动态信息。同时,居委会还发动党员、小区楼组长和志愿者,协助排摸楼道情况,做好群防群控工作。记者在蓝朝部落小区的表格上看到,许多住户的标签颜色先是由“蓝色”变为“黄色”,表示住户已从外地返沪正在居家隔离,之后由“黄色”变为“绿色”,表示住户隔离期满,解除隔离。居委会干部根据住户动态,实时更新颜色信息。 此外,工作人员还在颜色上分别写上不同的日期,返沪隔离的日期,解除隔离的日期,一目了然。“五色作战图”不仅呈现了所有住户的动态明细,也是一张“人员动态图”,让居委会对各小区人员的情况了如指掌。居家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每天需要登录街道官微平台上报身体状况,居委会干部从后台能实时跟踪返沪人员信息。在居委会的督促下,各小区物业公司各司其职,做好返沪人员登记和信息报备工作。 2 增加保安力量“老法师”坐镇大门 余姚路321弄的晋元里小区有近700户居民,其中三分之一是外来人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居委会通过地毯式排摸制作小区人员情况“五色图”,使得小区人员底数清、情况明。 防疫期间,小区物业增派了保安力量,再加上原先两位资深保安师傅,共同守住晋元里小区的大门,不遗漏任何一个返沪人员。记者了解到,两位老保安在小区当值已有10年,他们对小区非常熟悉。 其中一位马师傅告诉记者,“返沪人员一般比较容易辨认,手上拎着大包小包的基本就是返沪的”,如果是面孔比较生或是有段时间没看到的人,马师傅就会多留一个心眼,多了解一下情况。两位保安“老法师”商量好错时执勤,确保白天和夜间至少有一人当班。值守时,两名保安也分工明确,一人拿体温检测指示牌,一人拿体温枪,24小时不间断。看到相熟的保安时刻守在小区门口,居民们感到放心很多。 另外,针对返沪人员,居委会干部每天都会在居民情况“五色图”上清晰标记、实时更新,并且发动楼组长做好排摸工作,群防群治。为了方便居委会随时了解返沪人员的隔离情况,居委会自2月9日起,每天组建一个返沪人员微信群,方便监督管理返沪人员。返沪人员每天早晚要在微信群里告知体温和自身健康状况。居委会干部根据返沪人员每日汇报的信息,制作情况明细表。 3 制定灵活取件方案 保障安全也方便居民 位于长寿路上的达安花园小区有2937户居民,小区日均进出人次将近5000人次。疫情发生后,小区物业关闭了长寿路2号门、武宁南路3号门、余姚路4号门,只留长寿路1号门供居民出入。同时,快递员和外卖员不能进入小区,所有快递和外卖都存放在1号门外的货架上,不同快递公司对应不同货架。 自2月复工以来,小区快递数量日渐增多,小区日均快递量达到5000件。原先小区居民取快递时需要先走出小区,取件后再经过体温测量才能回到小区。对于拿大件包裹的居民,一边拿出入证一边拿快递十分不便。之前的快递取件点集中在1号门外,容易造成人员聚集。同时由于居民收发快递次数的增长,也加大了保安日常工作压力。 对此,小区物业与8家快递公司沟通后,从2月25日至3月27日在小区中央大道开辟6处快递自提点。通过在小区里设快递自提点,让居民以无接触的方式收发快递,既方便居民又保障小区安全。另外,小区业委会还制作了“快递自提点分布示意图”推送到小区各业主群,方便小区居民查看各快递公司点位。 据介绍,快递点位搬移之初,部分快递公司由于送货量小仍暂存在小区外的货架上。但为了安全起见,物业于3月6日将剩余快递货架全部移入小区内,并在1号门岗旁边设立零星快递和外卖货架区域。对于零星快递包裹和外卖,则由保安协助放上货架并有专人把守。 在实行小区内设置快递收发点期间,8家快递公司的自提点分散在中央大道绿荫长廊各处。每家快递公司都有1-2位专人负责看管快递包裹。为了方便管理,物业公司对自提点值守人员和快递送货员进行前期备案,审核通过后发放小区出入证,进出小区时只需测量体温无需再登记。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相比以往,现在发生快递丢失的情况降低了不少,居民也更有安全感了。 3月24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公告,适度放开住宅小区入口管理,允许快递、外卖等非小区人员凭借绿色随申码通行。3月28日,达安花园取消小区内快递收发点,当前快递员和外卖小哥进入小区时只需出示“随申码”,测量体温正常后可送货上门。 4 志愿者组建“口罩群”关爱小区独居老人 位于万航渡路上的桂花园小区,由两栋高层住宅居民楼组成,现有159户居民。2019年夏天,小区志愿者团队举行了“垃圾分类5周年感恩活动”。作为曹家渡的垃圾分类样板小区,在5年时间里,志愿者为小区的美丽环境和邻里和睦贡献了力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小区楼组长、党员和志愿者站了出来。 小区楼组长盛新华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了紧缺的防疫物资,居民买口罩只能预约登记。按照要求,居民需要先到居委会预约登记领取票证,之后再凭借票证上的日期到指定药房买口罩。从第二轮口罩预约开始,虽然开通了线上预约模式,但对于不熟悉线上操作的老人和独居老人来说,这是一件难事。 于是,盛新华发动了小区志愿者,组建小区“口罩群”,将不熟悉线上预约的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归入“口罩群”管理,由她和其他志愿者与30户居民结对,完成每轮口罩的线上预约登记工作。之后,志愿者就代这些老人到居委会集中领票,最后到药房完成集中购买。 出于安全考虑,志愿者买回口罩后将口罩投入居民信箱,并通过电话提醒老人们。整个过程,这些老人不用走出小区,也不用担心被感染的风险。在此期间,盛新华也不厌其烦地在业主群,提醒业主们减少外出,尽量待在家中。在桂花园小区,业主们还自发地募集资金,用于购买护目镜、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为物业防疫工作“雪中送炭”。 经了解,桂花园从1月24日起就开始实行了小区全面消毒管理措施。物业公司负责小区内部公共设施的日常消毒,如垃圾厢房、门卫室、楼道扶手。虽然小区电梯由物业保洁人员负责,但每个楼层的电梯按钮成了消毒“盲区”。 对此,小区楼组长、党员和志愿者纷纷行动了起来。现在,每个楼层的电梯按钮由专人负责,每天用75%酒精涂擦消毒。志愿者们的行动打动了小区其他居民,他们的责任和担当为小区筑起了安全网,让大家在非常时期感受到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