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大城小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电梯里来了位“监督员”专治各种不文明行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廖荩薇

非机动车进电梯会自动识别,发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会及时提醒,电梯出现故障能第一时间报警……这些原本困扰着居民们与电梯相关的问题统统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解决,这都要归功于电梯里新来的“监督员”。

近期,三和花园1号楼的两部电梯内出现了一个新设备。该设备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以智能识别、抓取行为的小探头,一个是在电梯左侧显示信息,用于提醒乘客的电子屏幕。

据了解,三和花园以往常常出现非机动车“上楼”现象,车主们为了充电、防盗等原因,将自己的非机动车通过电梯运送上楼,对同楼层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火灾隐患。

居民多次向物业和居委反映这一问题,接到反馈后物业和居委也曾派人进行规劝,但始终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要想从源头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阻断非机动车通过电梯运送上楼的可能。因此,物业在三和花园1号楼内安装了智能监测装置进行试点。

三和花园的物业经理带着记者在现场进行试验,将一辆非机动车推入装有监测装置的电梯后,电子屏幕上出现提醒画面,还伴随“亲爱的乘客,您的行为已长时间影响电梯门的正常开关,将会对电梯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语音提醒。另外,在识别到电梯内有非机动车期间,电梯门将一直无法关闭直至将车推出电梯。

自从安装了监测设备后,1号楼很少再出现非机动车上楼的现象,居民们将自己的非机动车统一停放至小区的非机动车寄放处。寄放处配备了充电桩和喷淋装置,供居民停放充电的同时能更好地保障安全,如发生火情,喷淋装置将会第一时间触发启动。

除了有效地防止非机动车上楼外,这一监测装置还能够记录提醒乘客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若监测抓取到在电梯内乱扔垃圾、长时间遮挡电梯门等不文明乘梯行为,也会在电子屏幕上显示并语音提醒乘客。

据了解,目前三和花园小区只在1号楼的两部电梯内安装了智能监测设备作为试点,非机动车上楼现象得到极大的改善,不文明乘梯行为减少,居民反馈良好,往后将实行小区内的电梯全覆盖。

小区内楼层的电梯作为一个大家每天都会使用的公共空间,电梯内的环境卫生、使用安全也与每一位居民息息相关。安装电梯“监督员”虽然能够大大减少不文明乘梯行为的发生,但电梯空间的维护还需要靠每一位居民自觉维护。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曹家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