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晶 整理报道 9月3日,普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炳权带队至长寿路街道进行专题调研,重点研究楼道堆物、文明交通、市民满意度调查等文明创建相关工作。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潘旭山,区文明办、区创城办科室负责人,长寿路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网格中心代表等参加调研。长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赵平汇报上半年创城工作开展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难点及下一步工作举措。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长寿这么做 交流讨论环节,相关科办、职能部门和居民区结合工作实际就创城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社区自治办 社区自治办将在党建引领下,动员党组织和社工的力量,发挥“三驾马车”的作用,加强业委会指导和培训,协同相关科办做好创城迎检工作。 ●社区管理办 社区管理办将针对小区卫生死角、僵尸车的问题,管理办提供后续保障,由物业先行告知,绿化市容和交警部门及时跟进并处置;成立共享单车整治小分队,在共享单车堆放密集处定人定时随时整改。 网格中心将发挥网格巡查员作用,对小区内部道路、绿化带以及小区外围定人定岗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整改。 ●居民区“三驾马车” 梅芳里居委会在楼道堆物整治过程中,结合垃圾分类的推进模式,通过宣传、发动、每月举办一次楼道堆物的宣传主题活动,让这项工作真正做到入脑入耳入心;物业代表认为,处理楼道堆物居民长期养成的习惯,要改变这个现状必须把突击整治变为常态治理,居民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业委会代表认为,宣传发动很重要,在整治的同时也要为业主创造条件,让居民看到整治后的成果,增加居民获得感。 大上海居民区组织居民参加整理收纳的培训,通过侧面教育改变居民的日常卫生习惯;下半年计划开展“咬尾巴”行动,通过楼组长交互检查,逐步改善楼道堆物的现象。 ●社区党群办 文明创建工作关乎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做好这项工作街道义不容辞、守土有责。但创城覆盖面广,涉及的部门较多,但仍需要得到委办局的支撑。楼道堆物专项整行动,作为创城迎检的重要一环,方案制定上必须可行,制度执行上必须长效。让创城工作不再流于形式,真正常态长效化。 下真功夫 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常态长效 交流讨论环节过后,普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潘旭山对长寿路街道之后的“创城”工作提出3点建议:获得感来自群众适当适量的付出,下半年常态长效就是习惯的养成;楼道堆物的整治方案近期将会推出,今年将力争创建30%无堆物小区;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带头文明出行。 普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炳权则为长寿路街道“创城”工作“圈出”3个重点:一是聚焦楼道堆物,提炼成功经验,重在复制推广;二是跟进点位小区,形成强大声势,媒体发动宣传;三是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为民、惠民、靠民”的长效机制。 接下来,长寿路街道将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领域,以群众反映强烈的、较薄弱的工作为突破口,从人居环境、居民素质等方面下真功夫,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常态长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