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习德修身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3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干破题 创新发展

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旭 竭心尽力为民谋福

班子会议

下期关键词:慧心“侨”思

□记者 叶苹

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1953年,属上海市一级甲等医院,担负着曹杨社区9.8万居民和1万多外来人口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任务。近年来,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考核指标大幅增长,门诊量提升、均次费用却有所下滑,中心的各项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份优异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中心主任陈旭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

“把最好的条件留给病人”

2012年正逢中心门诊改扩建工程的瓶颈期,退租还医工作陷入僵局,每拖延一天就是浪费一天的财政投入,更是推迟一天居民享受优质社区卫生服务的时间。刚刚接任中心主任的陈旭昇顾不得喝上一口水,立刻召开班子会议商讨详细对策。经过半年的努力,在区、街道等各级领导的帮助支持下,2013年1月中心门诊改扩建工程终于奠基动工。

为了让中心看起来更加温馨,陈旭昇在软装上也亲力亲为动足了脑子。“我们要把最好的条件留给病人,其次是一线医务人员,第三是管理科室,最后是班子。”在中医综合服务区的软装上,为打造古色古香的风格,陈旭昇决定采购一批中式家具。由于货物金额不大,商家不愿上门洽谈,陈旭昇下班后分别跑了四家商场,反复协商价格。这批本来已是特价家具的购买总金额比预算又便宜了近千元。

推进名医进社区常态化

名医进社区对居民来说早非新鲜事,重要活动现场经常能看到专科名医进社区免费设摊为居民看诊,但对慢性疾病或重大疾病来说,一两次的名医问诊对患者整个病程的帮助十分有限。在普陀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专结合”的大背景下,陈旭昇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名医看诊服务、提高医患沟通效率,主动对接了华山医院眼科、长征医院心血管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岳阳医院中西结合科等上海市知名医院的热门科室,上述科室名医将每周定期到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有需求的居民需提前向家庭医生预约,经家庭医生初步诊断符合相应情况后,即可免费与名医面对面交流。

“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医进社区项目开展以来,受到了很多曹杨患者的欢迎,几个重病患者已经通过我们这个渠道成功地完成了手术,还有居民说原本看那个医生挂号费特别贵不说,还要凌晨去抢号,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分都不要、预约就能看,真是实惠又方便。”陈旭昇告诉记者。

发明自助发药机

近年来,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开始实行自助挂号、诊间付费等便捷服务,居民看病挂号、缴费都不用再排队了,但这样一来,取药窗口排队人数势必有所增加,如何减少居民在取药环节的等候时间?折让陈旭昇一度陷入苦思。2018年初,陈旭昇终于设计出了一种药房发药系统,包括H IS服务器、自动发药机、药架、储药器、识别传感器、药品缴费终端和发药终端窗口。慢性病患者病情稳定,处方变动不大,处方中药物种类相对集中,当其需要配药品时,利用该系统,只需要在药品缴费终端完成缴费,就可以直接去发药终端窗口取药,无需再去门诊药房排队取药,可极大减少慢病患者取药的等候时间。为了将这一构想化为现实,陈旭昇利用休息时间拜访了多家设备制造单位,但由于客单价低,多家知名厂商拒绝合作,在陈旭昇的不懈努力和诚恳游说下,终于有一家厂商同意生产,并免去了一大部分材料成本费。

如今,这台自动发药设备正置于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楼二楼,已成为中心糖尿病患者取药时离不开的好帮手。陈旭昇的此项发明还获得了国家专利,该项目已被列入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课题。

协力打造中医街

说起棠浦路,住在曹杨的居民如数家珍,几百米长的马路两端绿树成荫,安静惬意,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一栋橙色的四层楼小楼屹立其中,别看它只有四层,功能强大。一楼是棠浦路社区卫生服务站,于2018年6月15日正式投入运行,围绕居民关注的医疗、用餐、托养等需求,配备家庭医生、中医医师、康复师、公共卫生医师、护士等,为附近居民提供门诊、康复、预防保健等零距离“一站式”服务。陈旭昇介绍,作为市级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适宜技术在这里深受居民欢迎,卫生站点提供与中心一样的中医药服务。

如今这条马路又多了个新名字——中医街。原来根据《普陀区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实施意见(2016-2020年)》,作为首批中医药特色街区试点街道,由普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曹杨街道共同出资,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办的“棠浦路中医文化街区”建设项目从2018年上半年启动至今已初具规模,通过与街区的学校、养老机构联动,将原本这条曲径通幽的马路打造成了具有中医文化底蕴的街区,现在成了曹杨居民散步休闲的新地标。

同时,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朝春中心小学将中医药文化作为医教结合的载体,德育课堂的延伸,整合多方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激起了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浓厚兴趣。近半年来,由中医科的医生带领孩子们通过开展“识草药”、“辨穴位”、“做毛猴”、“参观百草园”等活动来了解中医学历史、了解中草药的生长特性、体验中医的博大精深。回到家,孩子们运用所学的中医知识为家人揉揉肩、泡杯枸杞养神茶、分享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使中医药健康知识真正做到了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此外,中医街还将结合传统节日定期开展大型惠民活动,如今年1月份开展的腊八节“粥”文化活动,我们为长者照护之家的老人亲手送上了热腾腾的八宝粥,同时设立中医咨询及腊八粥养身功效展板,通过宣传、赠送腊八粥等活动加大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八段锦养生功法教授及展示、中草药及人体经络子午流注拼图连连看等活动也将陆续开展。”陈旭昇表示。

曹杨社区晨报已经正式开设“习德修身”专版,每期报纸将发布一个修身关键词,从词义本身、人物故事、身边评论、线上互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如果你身边有符合关键词主题的好人好事,欢迎向我们提供线索或者素材。

电子稿请寄:

caoyang_hom e@126.com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