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一心五园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6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曹杨“红色议事厅”专治社区“疑难杂症”

共同播下绿的种子
城管队员现场执法
划设减速标线

作为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社区治理工作的一个典范,杏梅园小区依托“红色议事厅”平台,通过党建引领,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串联起来,有效破解了缺乏协调性、协同性的难题,实现多方共治美丽家园,大幅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在当前如火如荼的区“三创”工作中,“红色议事厅”更是点燃了居民自治的热情,让小区里的创城难点、痛点在有商量、有监督、有支持中有效化解,体现了小区事务共同参与、小区矛盾共同解决、小区环境共同建设、小区文明成果共同分享。

播种草籽 增添文明绿意

前段时间,杏梅园居民发现,小区内多处绿植陆续枯萎,甚至出现了黄土裸露的情况。虽然物业方曾多次进行补种,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在创城迎检的关键时刻,曹杨街道、居民区全员出动,开展大扫除、清理楼道堆物、铲除黑广告、黄土裸露的问题。杏梅园居民区立即将这一问题纳入“红色议事厅”进行讨论协商。

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议事厅”提出通过播撒草籽代替人工铺植方案。“我们请第三方工程队事先为我们进行整土翻土,随后再召集小区内的志愿者家庭和小朋友,亲手播撒、浇水、施肥。”杏梅园党总支书记徐萌介绍说。“我们还鼓励小朋友领养小草地,定期过来养护浇水,通过大手牵小手、认建认养的方式,为小区撒下绿的希望,为创城工作增添‘小小大力量’。”

封闭后门 开启文明大门

小区有一排沿街楼房,底层是商铺,平日里不少外来人员时常经由一楼商铺后门进出小区,给小区整体治安环境带来了隐患。同时,部分商铺营业人员将大量衣物、被褥等带入小区进行晾晒,挤占了小区本就不充裕的公共空间,居民对此也颇有意见。于是,小区“红色议事厅”多次召集物业公司、居民代表以及房办、派出所、城管等片区管理执法力量,针对小区这一突出问题进行商议,共同研究讨论,明确整治重点、责任主体以及时间节点。

4月21日,片区城管依法行使职能,对沿街商铺违规进出小区的后门实行了加锁,同时,对个别商铺在小区内的乱晾晒问题予以处理。“在多方配合下,我们对商铺后门进行了封闭管理,仅保留了其作为消防逃生通道的功能。”杏梅园小区居委会主任张瑛说,“同时,我们拆除了此前被商铺违规占用的公共晾衣架,并将其移至小区别处,从源头上遏制乱晾晒的问题,把整洁有序的小区环境还给居民。”

安全通行 划出文明之线

受硬件条件所限,杏梅园小区针对机动车出入采取了单向通行的措施,即所有机动车辆均由小区一扇大门进出,而在车辆出入的主干道周边,分布有多条岔路,存在视觉盲区。其中,还包括一条进出小区中心花园的小道,平日里人员进出频繁,经常有儿童在此追逐打闹,安全隐患重重。

此前,物业方面也曾打算通过增设反光镜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现场勘查发现,此处并不具备架设条件。而后,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在路面铺设减速带,但考虑到小区老年居民较多,减速带可能无形之中成了“绊脚石”,从而作罢。

这次乘着“创城”的东风,杏梅园“红色议事厅”决定采取措施,解决了这一困扰小区多年的问题。“我们同居民代表、物业方进行了讨论,最终决定通过划设减速线这一经济实惠且收效明显的方式,降低道路通行风险,目前看来,达到了预期效果。”杏梅园小区居委会主任张瑛表示。

今年以来,曹杨新村街道以党建引领创建,围绕“三创”主题,集多方力量为社区、小区的重大事项、重要工作出点子、谋方案,推动楼组“红色议事厅”作用的发挥,将创城宣传、讨论、整治等行动覆盖到每个楼组、每户家庭,不断扩大、提升居民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形成了“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共商量”的议事方式,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