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风华曹杨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7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曹杨商城的前身往事

曹杨商城
曹杨新村工人消费合作社
兰溪合作商店

文 哈啦哨

曹杨商城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兰溪路137号,按照时间顺序追溯历史,它的前身分别是曹杨新村工人消费合作社、曹杨新村商店、曹杨商场,它们都是在原址上改建后更名。

其实无论兰溪路这处商店无论怎样改建筑改店名,曹杨新村老居民都习惯称它“曹杨商店”,因为当年曹杨商店是曹杨地区离居民住家最近的唯一最大商店,也是陪伴曹杨新村居民30年之久的时间最长商店,所以称呼难改也就不难理解了。

1952年6月25日,曹杨新村工人消费合作社在兰溪路开设,成为曹杨新村第一家商店。开业之初的股份制合作社建筑为一层平房,营业面积106.5平方米,主营食品、棉布、土产杂货、米等230种货品,设有蔬菜供应站,满足曹杨新村第一期工程竣工入住的曹杨一村1002户4100个居民生活必需品与日常购买。1953年7月,随着曹杨新村第二期工程二至六村建成,合作社经营品种增加到1600种,担负起11000户45000个居民的日常购买。

1956年3月,曹杨新村工人消费合作社改扩建,在全国“公私合营”的背景下,合作社转变成国营企业,划归上海市综合贸易公司,更名为上海市综合贸易公司曹杨新村商店,增加了百货、糖果、水果、鞋帽、文具、西药、烟皂、家具等商品,种类达到3000多种。

改扩建后的曹杨新村商店建筑俯视为“┳”字形,南边主体建筑是两层楼,北边与东边建筑仍是一层平房。一楼由南至北依次是理发店、食品与日用品营业大厅、酱油店、曹杨饭店;二楼由南向北依次是文体用品与钟表修理部、服装布匹鞋帽营业大厅、北边顶头楼梯处是新村唯一的曹杨照相馆;东边建筑依次是做衣服的裁缝店、出售碗碟的瓷器店以及新华书店。

曹杨新村商店“┳”字形建筑东南边留出有足球场大小的空地,建成绿草如茵的大草坪,引来孩子们常在春秋季到那里玩耍,夏季去那里乘凉,躺在绿草地上,阵阵清香沁人心脾,给当年的孩童们留下深刻印象。后扩建为一层商场,拓展了食品与日用品营业大厅。

曹杨新村商店西靠环浜(后来被填平),环浜对面是曹杨四村;东临兰溪路,第一批居民入住曹杨一村仪式时的圆钟就矗立在路边,圆钟下是63路公交车车站,兰溪路对面是曹杨新村文化馆与东南侧邮局、银行;北接兰溪路北桥(现称兰溪路西桥)及环浜;南连曹杨影剧院北门。当年的曹杨新村商店占地面积已具有现在的曹杨商城规模。

随着曹杨新村商店运营数年,出现一个问题,曹杨新村商店除了曹杨饭店午夜12点关门以外,其它一二楼打烊较早,晚上8点关门后,当晚居民若想购买急需日用品就无处解决,于是兰溪合作商店应运而生。

兰溪合作商店建在曹杨新村商店斜对面的兰溪路北桥(现称兰溪路西桥)东北侧,共青果园(现兰溪青年公园)大门的南侧,仅为一座20平方米左右带有玻璃橱窗的简易活动板房,每天下午6点卸下橱窗前门板开始营业,第二天上午6点打烊,两位售货员当班,当年居民们称兰溪合作商店为“夜店”。

不过也有人把兰溪合作商店说成是“曹杨商城”的前身,但无论从开店时间还是所在地点,都是不成立的;说兰溪合作商店是曹杨新村第一个烟纸店也是不正确的,曹杨一村菜场旁烟纸店开设于菜场开业同期,早于兰溪合作商店。

1985年,曹杨新村商店拆除,在原址上建成五层楼的曹杨商场,曹杨商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虽然曹杨商场与后来1990年改建的曹杨商城在规模、商品、业绩、现代化程度远超过去的曹杨新村商店,但就曹杨新村老居民的感情而言更留恋曹杨新村商店,毕竟与曹杨新村商店相伴相随了近30年。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