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日,曹杨二中开展“志承百载”研学实践活动,组织高二年级学生探寻红色足迹,走访上海各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参与高校筑梦行动、主题教育仪式等活动,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研学之旅 用脚丈量用心感悟 中共一大会址、顾正红纪念馆、纺织博物馆……翻开曹杨二中研学活动手册,一张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版图呈现在眼前,不同于学校往年开展的“南京生存训练”,此次研学地点设在上海,但“生存训练”的内核不变。 学生们分成研学小组开展研学,每组选择4个场馆自行规划路线,对应上海近百年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探索史和奋进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主题。 曹杨二中教师赵莉介绍,每组学生5-7人,要尽量花最少的钱完成任务,必须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午餐自行解决,每2小时需在群内拍照打卡,保障安全。 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曹杨二中在研学中创新开展“百年党史问万人”街头问卷调查,学生们以“每人20份”为目标随机邀请路人参与调查,问卷主要了解市民对党史的认知程度及学习党史的主要途径。 高二(7)班马一茗同学所在的小组,自行规划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工匠馆、钱学森图书馆”的路线,组员们分别担当安全员、宣传员、卫生院、财务员、联络员等职责。 在参观一个个红色场馆的过程中,马一茗和小伙伴们不断感受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洗礼。 小组成员鲁顺、陈逸丞感叹:“参观四行仓库纪念馆时,我们内心备受震撼,展览让我们回想起那个悲壮的历史故事,更感叹当下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小组成员周娜、石英娜对历史博物馆印象深刻,“历史博物馆内容特别丰富,有很多不同的互动展品,许多书本上的历史内容都跃然眼前,在建党百年之际,这种实地体验的活动更加让我们记忆深刻。” “您好,我们是曹杨二中的学生,可以抽空帮助我们完成一下调研问卷吗?”马一茗和组员特意准备了明信片,对参与问卷调查的路人表达谢意。颇为意外的是,马一茗小组偶遇了前来展馆参观的一个老党员团队,他们欣然接受学生的邀请,不仅认真填写问卷,还结合自身经历向学生们讲述对党的感情。 “那一刻,我和同学们都被老党员的热情和爱国情怀深深感染了。”马一茗表示,“从参观展馆到问卷调查,这次活动让我们从理论联系实际,对党史学习教育的体会更深切了。” 一天的研学旅程下来,学生们平均步数都达到了25000步以上。 赵莉表示:“用脚丈量红色场馆,对学生的体力是一种考验,问卷调查则帮同学们克服了‘社恐症’。有的小组遇到了机关单位参观团、北大学生团,有的同学偶遇75岁的老党员,体会到了身体力行践行‘知国情晓党史’的精神……相信这次研学之旅对学生们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更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 高校筑梦前行 践行青年学习使命 结束了红色之旅后,学生们兵分四路前往上海4所“985”高校“筑梦”。 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带来专题讲座,在四所学校就读的曹二学长学姐们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用自身经历鼓励同学们勇往直前、不断努力。 “学长学姐,你们在高中有什么实践活动的体验?”“考上心仪的大学你做了哪些努力?”面对同学们的疑惑,学长学姐们耐心解答,勉励他们丰富课余生活,努力取得好成绩,早日圆梦。 参观专业实验室、近距离体验机械设备、了解学科专业研究现状……感受了大学校园氛围,二中学子纷纷表示,“筑梦活动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这些高等学府就是指路牌,助力我们今后更有方向与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作为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志”承百载主题教育仪式在龙华烈士陵园举行。 士兵踏着正步,在“丹心碧血为人民”的碑像前献上花篮,学生们穿戴整齐的西服集聚一堂,伴随着《国歌》和《国际歌》,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寄托哀思。 高二学生带来以“继承先烈遗志,不负青年担当”为主题的原创诗朗诵,“吾将吾心献吾党,吾心归来是吾乡;立心立命开太平,利国利民兴家邦。”充满感情的朗诵咏叹出新时代青年的心声,他们将继承先烈遗志的初心,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仪式后,学生们还参观了陵园内的展区。 副校长易建平寄语学生时说道:“站在这片烈士长眠的土地,我们仍能看到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英雄献身的英姿。回归到学习生活中,这正是我们努力学习奋斗的最终目标所在,我们要向身边的党员老师和马协同学学习,践行青年人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