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19年03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个钩”社区事务居民定

大场镇创新推出“居民打钩制”问政问需问计于民

长廊名字“怡华廊”由居民自行选取
怡花苑小区打造的休闲长廊
大华二村五居车库正在涂鸦美化

□记者武钢

2018年初,宝山区大场镇许多居民手机上的“社区通”都收到一份特殊“问卷”,要求他们勾选本小区的民生实事项目

“打个钩”就能决定社区事?在大场镇首批试点的10个居民区中,居民们对这样的方式已经习以为常。这一新方式已成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打钩帖”各个都是“热帖”

为进一步深化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大调研工作要求,提高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参与度,大场镇2018年在社区探索推进“居民打钩”制度。具体方式则由居民区党支部、居委会根据社区实际制定小区民生实事项目工作清单,并通过“社区通”在线发布,让居民勾选最急、最需、最盼项目,作为社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落实。目前,第一批试点的10个居民区已完成居民勾选阶段,正在有序推进项目落实。

有趣的是,“社区通”上发布的10个“打钩帖”全部成为“热帖”,共有4628位居民参与,3124人点赞,2141人留言,线上线下总投票数2.4万余!

打钩有制度 一键计票

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大场镇各居民区党支部、居委会根据走访调研及多方反馈,汇总了一批居民实际需求。但事有轻重缓急,“如何让有限的资源用在居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成了新的课题。镇大调研办公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创新制定了《大场镇社区工作让居民打钩制度暂行工作方案》,镇社区办指导相关居民区,通过公开投票的方式再次调研居民需求,让社区中做“我们认为”的好事真正变成做“大家认可”的好事。

有关部门在大场全镇选取社区类型各异、工作基础较好的10个居民区试点推进“居民打钩”民意征询。以居民区为单位,党支部牵头“三驾马车”,汇总大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需求,筛选形成15个项目的季度工作清单,把决定权交给居民。“打钩”主要在“社区通”上完成,既省去了数票计票的时间,又让投票过程全公开、全透明。

打钩结果公示获点赞

“打钩”结束并不是工作的结束,各居民区都会发布社区公告公示结果,欢迎广大居民监督,这个细节也得到了居民们的点赞认可。

目前,由大场居民勾选出的80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如丰宝苑最受欢迎的公共空间打造和文明养狗遛狗两个项目已启动,发起了细化方案投票,再次把决定权交给居民;城市绿洲三居泓汇地标小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招募、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也已开始;还有部分项目已完成,如大华二村五居的小区围墙、车库美化涂鸦,在第三方的指导下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相关居民区党支部将继续用效率和质量赢得居民的更多赞誉,后续将在线上做好中期小结和收尾总结。脚板丈量民情 勾选收集民意

在试点中,“居民打钩”制度已初显成效。试点结束后,大场镇将启动新一轮“居民打钩”民意征询,增加居民区参与数量,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社区治理长效机制。

大场镇党委书记杨金娣告诉记者,居民打钩制度是大场镇大调研中形成的创新做法,核心在于通过两次调研,问政问需问计于民,解忧解难解急于行。“第一次调研,用脚板丈量民情,梳理成社区任务清单;第二次调研,用勾选收集民意,找出群众最急最盼的任务加以推进,并全程接受群众监督。”

大场镇党委委员曹维渊强调:“居民打钩制度”让政府工作和服务更精准地与居民需求对接,实现了居民群众发“调头”,政府工作有“准头”,社区工作有“搞头”的工作目标。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