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类是在一个更大的金鱼缸里吗?

1 江晓原带给读者对科学不一样的认知,而更多精彩有待读者自己去发现。
2 江晓原为行知读书会题辞
3 主持人阎华与嘉宾江晓原合影
4 江晓原对科学的质疑引发了听众的兴趣
5 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行知读书会

文/陈 阳

他从2006年开始为法国著名科学杂志《新发现》的中文版撰写专栏“科学外史”,这个专栏他写了14年,每月一篇,这14年间该杂志已更换了5任责任编辑;他曾在本科期间学习“天体物理”这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与我们生活隔得很远”的专业,现在他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讲席教授,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约百种。

他就是江晓原教授。本期行知读书会江晓原老师来到现场,以“科学为什么需要外史”为主题,为听众带来了一场有深度、饱含现代科技反思的讲座。

文史哲需要普及,可没有文普、历普、哲普这样的说法,而科普还专门设有科普机构……江晓原认为“科普”是一个奇怪、陈旧,甚至有一定问题的观念。科学曾如此被我们崇拜,好像科学就是比文学、历史、哲学要高一档,科学好像是人世间最高的知识体系,这样一种高高在上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科学是有害的。

读书会现场,听众首先跟随着江晓原重新认识了科学,破除了“科学=正确、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科学体系”这三大误导,深化了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理念。

纯粹“客观”的科学有吗?

江晓原讲述了霍金探讨过的金鱼缸的例子。霍金让我们想象有一个金鱼缸,里面养着一些金鱼,现在这些金鱼里出了一个物理学家,它采用了跟人类一样的方式建立了它们的物理学。霍金问,这个物理学和我们人类的物理学一样吗?结论是不一样,在金鱼缸里观测外面的世界有折射、反射和变形,因此金鱼观测到的事实、数据和我们不一致。

接着霍金问,那么现在是我们人类的物理学是正确的,还是那个金鱼缸里金鱼的物理学是正确的呢?我们可能会脱口而出:“我们才是正确的,金鱼是不正确的。”然后霍金又问,我们跟金鱼之间凭什么我们比它们更优越?霍金只差说出那一句话来了,那句话在他的原书里没有说。江晓原老师解释说,霍金的意思是我们人类为什么不是在一个更大的金鱼缸里待着呢?

最后霍金说他现在只能接受“依赖图像的实在论”,而这实际上回到了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念上。

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江晓原说,我们用现有的科学理论来描绘这个世界的时候它是管用的,什么时候我们发现现有的理论不管用了,也没关系,那时候我们就努力去发展新的理论。

评价科技成就需要时间,以杀虫剂这一人类科学技术彻底失败的发明为例,江晓原指出我们需对新的技术保持戒心。杀虫剂在1945年二战结束后开始出现,1962年卡森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在科学意义上宣布了杀虫剂的失败。卡森告诉我们,经过短短的17年,我们现在的空气、土壤、水里都是杀虫剂。

我们仍然没有把虫子杀干净,虫子还在吃我们的蔬菜、水果、粮食,而我们却开始吃农药了。“我们不能无条件地拥抱一切新技术,我们对那些新技术理应有一些戒心。”江晓原这样说到。

科学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江晓原认为科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跟自然界打交道,而现在科学界往往用这个和自然界打交道的能力服务于另外的目的,科学披上了“好奇心”这一虚伪的外衣。科学被不断神化,而媒体不断推动着这一神化的过程,科学已经告别了纯真年代。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科学?江晓原将科学比喻成厨房里的切菜刀,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厨房里不能没有切菜刀,没有的话生活很不方便,但切菜刀也可以被用来杀人。同样,科学也有两面性。用菜刀的时候一不小心还有可能把手弄破了,所以切菜刀要管理好。“对切菜刀就不要再提热爱之类的话了,你想想看,怎么热爱一把切菜刀?这个没法热爱的。”切菜刀是一个工具,科学也具有工具属性,这一工具我们离不开,需好好管理和使用。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