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小城大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楼组整治 老小区开启“美颜模式”

楼道内的装饰
楼道内的阅读区域

亲子摄影作品、民族风装饰、读书标语、养生绿植景观……在延长中路451弄小区楼道内出现了各具特色的装饰,吸引了很多居民关注。楼道的这些变化,全因小区开展的“楼组整治美化”活动。居民李大伯表示,自从开展小区文明创建以来,社区内的楼道亮了、环境美了、居民间的交往多了、邻里也更加和睦了!

楼道堆物成高频词

大调研期间,大宁路街道对标文明小区创建的要求,深入各居民区、群众家庭、业委会、物业公司,查问题、听民意、解民忧。其中楼道堆物是社区居民提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也是居委、街道最头疼的整治项目。

“楼道是我们进出的必经之路,火灾、医疗都是从这里走的。有些人不管呀,东西一堆堆放在这里,本来路就不宽敞了,现在更加拥挤了,不但影响美观,更是一颗‘定时炸弹’。”居民陈阿姨说,“我们楼道里老人小孩很多,堆物太多大家很容易磕磕碰碰,不太安全。而且很多物品都是易燃物,万一着火了,后果不堪设想啊!”街道在大调研过程中也收到了不少类似的反馈。

文明创建从楼道抓起

大宁路街道为了解决这一疑难杂症,创新社区工作载体,提出了“小区文明创建从楼道抓起”的工作思路,在各个小区推进楼组建设,力求以“文明楼道”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做到以点带面,点面联动,推进文明小区创建向纵深发展。

451弄居委会说干就干,下定决心要把小区的楼道堆物问题来个“了断”,连续一个月每周二、四联合物业、党员、楼组长、楼组自治群的志愿者对楼道内的自行车、堆物进行大扫除。遇到一些比较固执的居民就请来社区民警一起做思想工作,“我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小区环境变得清爽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环境好我们住着也舒服。”居民李大伯说道。

同时街道通过第三方社会组织,在居委会的配合下对居民楼组实施环境改造指导,开展净化、美化、优化,并添置了可折叠的“爱心座椅”。目前辖区中已有不少小区实行了楼组整治美化,这让居民看到创建“文明楼道”的好处,从而可以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楼道变身“文化长廊”

整治完成后,居民们再次汇聚在一起群策群力,构思如何美化楼道环境,打造特色楼道。6号楼的楼组长说楼内居民都爱阅读,他们就做阅读学习主题;7号楼很多阿姨都是社区手工队的成员,就用手工民族风为主题;9号楼和519弄1号楼选用礼仪、品德;32号楼喜欢摄影的居民多孩子多,就做摄影亲子照片墙;30号楼居民都是养生达人,就以绿植养生为主题……“走进现在的楼道,如同走进了文化长廊,看着也舒服”,居民张大爷满脸兴奋地说,“有一次,买完菜回家,一边走一边欣赏,不知不觉多上了一层楼。”“上楼下楼时看一看书画作品,进进出出读一读楹联诗句,也是一种文化浸染。”居委会的一名干部说道。

楼道的整治美化,不但美化了小区楼道环境,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有效提高了居民创建文明小区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以楼道为单位开展活动,也实现了“邻里三相”即“相认、相知、相助”,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大宁社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据悉,大宁路街道也将继续打造特色文化楼道,充分展示每个楼道的特色,让每栋楼都有主题、有个性,并广泛动员居民积极展示才艺,让楼道成为一个展现居民精神风貌的长廊,充分发挥居民在建设中的能动作用,提升文化渗透力。(大宁路街道党群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