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19年03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不掉的白大褂,40年医者仁心

身穿白大褂的姚雅青
姚雅青为居民量血压
姚雅青的获奖证书

□见习记者 陈佳玲 整理报道

每周星期二早上8:30,住在粤秀名邸的姚雅青披一件白大褂,就赶去居委会了。虽然她家离居委会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但她每次都“迟到”。姚雅青从家里走到居委会的途中,常常会遇见居民向她咨询健康类的问题,待她详细解答后,抵达居委会就会晚几分钟了。

退休不退岗义务服务社区

1967年,18岁的姚雅青从卫校毕业,被分配到奉贤星火农场职工医院从事医学工作。工作期间,她又再读了电大,成为了一名内科医生。2004年,姚雅青从星火农场职工医院退休后,又被延聘了3年。2007年,退休后的姚雅青搬进了延铁小区,并于同年加入了延铁新村居委会“与健康有约会”志愿者团队。该团队由5名退休医生组成,主要负责给小区居民测血糖、检查视力、量血压,还会定期召开一些医学讲座。

在延铁小区居住时,姚雅青不仅每周上门给小区的老人测量血压、检查身体,还曾担任校外辅导员,给小区里的高中生们上医学课,教孩子们止血、包扎、急救等医学知识。

2014年,姚雅青搬家到粤秀名邸。离开时,延铁新村的居委会主任对她十分不舍,至今还常常念起她。2008年,姚雅青的老伴被查出患有帕金森症,病情逐年严重。当他们夫妻搬到粤秀名邸时,她的老伴已不能下床走路了。虽说照顾老伴的重任都落在了她一人的肩上,但她还是想为居民做点什么。她主动加入了粤秀名邸志愿者队伍,坚持每周二上午9时至11时给居民们量血压、测血糖,解答居民对于一些日常疾病的疑惑。居委会有便民服务活动,她也积极参加,从不缺席。不论是学雷锋活动或发型广场活动,她也都义务为居民测量血压。除此之外,她还是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经常早晚在固定点位为来倒垃圾的居民们扫卡积分。

无偿开起“门诊”上门为居民量血压

作为粤秀名邸小区的“医学达人”,居民们一遇见健康疾病类的问题,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姚雅青。姚雅青告诉记者,大家咨询最多的就是体检报告和用药的问题,也有人特意跑来请教血压机或血糖仪的使用方法。

姚雅青在粤秀名邸是出了名的耐心。需要使用血压机或血糖仪的大部分是老年人,有时候她讲了好几遍,老人们还是记不住,她也不恼,仍旧悉心教授,直至老人们学会使用仪器。姚雅青曾教授一个居民测血糖,虽然这位居民学会了操作方法,但却不敢自测。于是,姚雅青便于每周三上午7时左右到他家里帮他查血糖,一测便是两年。住在粤秀名邸的刘阿姨告诉记者,她遇到肩膀疼、日常感冒、需要量血压等情况,都会去找姚雅青。

姚雅青从2007年开始成为一名志愿者,至今已有12年。期间,她多次斩获荣誉证书。2015年到2018年,她连续四年荣获平型关路2199弄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2018年,姚雅青还被评为静安区社区康健苑健康管理小组先进个人。

姚雅青为什么要做一名志愿者?又是什么支持她坚持志愿服务12年?姚雅青说:“居民需要,我刚好会,所以就做了。只要居民需要,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从医生涯有泪有笑

40年从医生涯,姚雅青开过刀、接生过十几个孩子、医治过无数病人,回想起那些有泪有笑的日子,姚雅青脸上浮现的是平静。

一次半夜她在寝室休息,妇产科医生突然叫她去帮忙,却遇到孕妇难产。她心里又害怕又着急,但还是极力保持镇静,陪着妇产科医生战斗。当孩子呱呱坠地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她回寝室换衣服时,发现衣服都被汗水打湿透了。

姚雅青所在的医院,工作人员每6天需要值一次夜班。40年的岁月里,姚雅青值过2000多个夜班。别人在家过年、过节日时,她常常在办公室值班。由于节假日喝醉的人较多,许多人都到医院挂盐水,她根本没时间休息。

她说:“值夜班有时候真的很累,累到想放弃,但现在倒变成了一份特殊的工作记忆。”

当记者问到姚雅青有没有后悔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时,她说:“如果有机会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做医生。把病人医好了,人家跟我打招呼时,我觉得心情很好,那一刻,很幸福。”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