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小牛(宝华现代城居民) 清晨,朝霞升起,大宁人忙碌的一天开始了。上班、上学、购物、游玩……人们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开启属于自己的行程。而为了抵达行程的目的地,人们不免要行路。 大家都会觉得:这有什么好说的,谁不会行路?其实非也!并不是每个人和每辆车都能行好路。否则国家也不用颁布那么多的交通法律法规。最基本的要求有红灯停绿灯行、严禁乱闯红绿灯、行人要走人行道和过马路要走横道线,即便这些简单的交通规则,也有人不能自觉遵守。 我是一名交通岗的志愿者,有人称呼我为“黄马夹”。我站岗的位置位于共和新路与灵石路的交叉口,这里每天都发生着一些交通“小事”。 有一次一辆车正在左转弯,人行道还是红灯,一位老者却拉着孩子从非机动车道过马路。我立即叫住老人:“不能过,指示灯还没亮,快上来,危险,非机动车要打弯了!”老人说:“我晓得咯,没关系。”正说话时,非机动车流齐刷刷冲来,把老人和孩子夹在中间。老人带着孩子进退两难,十分窘迫。等人行道指示灯亮了,老人却埋怨我,“都怪侬,否则早就过去咯!”我对老人讲道:“我为侬好,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给小孩树立好榜样,你看刚刚多危险。” 上海是座生气勃勃的摩登城市,马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在这样的环境下,交通安全尤为重要。为保证城市安全运行和行人生命安全,在马路十字路口,有成千上万身穿和我一样黄马夹的交通岗志愿者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特色风景。 “侬朝左边靠靠,右边让一条路,让右边打弯的车走!”“绿灯还没亮,你不能走,退回来!”……一年四季,“黄马夹”们认真履行职责,穿着那件黄色马甲,站在路口不停地指挥着来往车辆和行人。然而,不遵守法规的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现象,每天都会发生。我留心观察,发觉有“三多三少”的情况:快递、外卖非机动车辆乱蹿多,自行车少;老年人乱蹿多,年轻人少,学生几乎没有;雨天乱蹿多,晴天乱蹿少。 快递、外卖等车辆行驶速度快,“勇往直前”,随时变道。我曾问快递、外卖工作人员,你们这样乱蹿乱闯不要命了?他们说:“没办法,送的东西都有时间规定,超时人家投诉,我就倒霉了。”快递、外卖人员,确实工作辛苦,但遵守交通法则不仅是为了别人的生命安全,也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 按理说,人到了一定年纪,成熟了、明事理了,就不会有如此不明事理的行为了。但恰恰相反,社会上时常爆出一些为老不尊,被称作“熊老人”的新闻,也说明老年人的道德文明程度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步上升。我觉得,需要像小学生那样给老年人补上交通文明课。谈到这里,我往深想,任何事情都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是不是我们社会尊老爱老的风气,对一些老年人的陈规陋习也宽容了,让有些老年人迷失自我,丧失了自尊自爱,变得缺乏自知之明,忘乎所以,错误地认为“你们总会让我”?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年人经过岁月的洗礼,更应为后辈树立榜样,赢得社会的尊敬。 行好路,归根结底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我想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会严谨对待,哪怕只是看似寻常的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