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雪萍 通讯员 章吉钊 “日盼夜盼的加装电梯项目终于又启动了,离我们楼组用上电梯的日子更近一步了,我们这些老人很快都能下楼晒太阳啦。”居民期盼已久的加装电梯工程终于重新启动了,大家都难掩欣喜之情。 4月1日,位于大宁路538弄小区1-4号楼和共和新路2301弄宁馨小区14、17、18号楼加装电梯工程正式复工,建设单位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工作的同时,调整工程方案,有序推进加装工程的顺利进行。此外,位于大宁路540弄小区52号楼和老沪太路255弄16号楼的加装电梯工程也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提前谋划 以“四最”推动加梯复工 受疫情影响,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建筑工人难以按时返沪、相关机械设备工厂停产停业等一系列的难题摆在街道、加装电梯总包公司、居委会面前,街道原定于2月恢复的加装电梯工程项目进程受阻。对此,为进一步降低疫情对工程进度的影响,街道管理办分析形势、提前谋划,按照市、区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部署,一方面加强疫情防控,另一方面加强复工指导。 疫情期间,街道管理办多次协调加装电梯公司密切对接居民区,邀请物业、楼主代表参加复工沟通协调会,了解居民对工程复工的诉求,以沟通复工时间、明确复工要求;指导建设单位主动联系相关供应设备厂商沟通物资情况,为复工做好准备。 此外,为加强疫情防控,街道管理办积极联系对接施工方,告知疫情最新进展,指导开展复工前疫情防控措施、物资准备等工作;指导施工方调整用工人员,对员工进行分批次返沪,合理统筹安排在沪工人工作任务;同时积极协助返沪工人隔离工作,提供隔离场地费用、地址等信息,以“最大的理解、最小的影响、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推动加装电梯复工。 抓牢防疫 落实4个100%要求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墙面上醒目地张贴着加装电梯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承诺书和施工人员随申码,让居民知晓相关信息。每天进出小区,工人们戴着口罩,一个个接受测温,居委会人员仔细核对工作人员信息、记录体温。此外,为严格落实防疫工作,施工方还组织工人成立了防控小组,每天两次对施工现场进行消毒。同时,防控小组提前采购防疫和防护用品,保证储备量大于一周用量。 据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加装电梯复工工作,街道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明确了复工申请程序,要求加梯总包单位向街道进行复工备案,上交复工申请,强化加装电梯总包单位主体责任,要求制定严格的疫情防控工作应急处置方案;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做到“四个100%”,即上岗人员100%戴口罩、100%测量体温、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区域100%消毒、100%健康登记。特别在施工人员审核方面,要求施工单位自觉组织好工人14天居家隔离,并逐一做好健康登记申报表进行报备,确保上岗人员身体健康。 停工期间,居委会主动跨前一步,多次联同街道就加装电梯项目复工与建设单位召开复工会议,对相关防疫工作具体措施、施工进度安排、应急处置预案等进行部署与安排。随后,街道协调施工方汇总工人的相关信息,物业根据提供的工人信息进行比对,为工人制作出入通行证。“复工后,施工工人进出小区都会进行登记和测温,工人的相关信息也进行了公示,大家都看得见,心里也比较有底了。”大宁路538弄小区居民区张书记表示。 调整工程计划一切稳步推进 记者了解到,大宁路538弄小区和共和新路2301弄宁馨小区里都居住着很多老人,不少都已年过古稀。住在六楼、七楼这样的高楼层,对于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来说,上下楼十分费力。“我们老人上下楼非常不方便,希望能尽快加装电梯,早日坐上电梯。”采访中,很多老人都表达了这样的心声。 “为了保证进度,在停工期间我们转变方向,先进行了电力移位、架空线移位等材料申报的工作。”电梯加装工程负责人蒯本清介绍,由于疫情拖延工期,吊装时间也需要调整,施工方也积极协调供应商进行吊装预约。 复工后,538弄小区和宁馨小区的7台电梯加装工程目前正在按照工作计划逐步进行管线搬迁、外立面钢结构建设、电梯吊装等工作。为了在开展工程的同时减少对居民的影响,施工方对同一小区的改造项目进行统一推进、交叉作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方便居民进出。相关负责人透露,电梯外立面钢结构建设有望5月底完成,6月争取完成电梯吊装工作,最快再过3个月居民就能坐上电梯了。 春暖花开,城市复苏,加装电梯的民生工程也将重新步入轨道。据悉,大宁路街道将一如既往加大对加装电梯民生工程的扶持力度,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加梯复工,以更强的工作决心、更多的工作耐心、更大的工作力度,指导各居民区开展加装电梯工程,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盼望,努力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实现“加装电梯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