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居民区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4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一“码”当先 小细节体现大温暖

志愿者教老人使用随申码

□通讯员 丁卫庆

这段时间,在上海生活和工作如果不会亮“码”,在许多地方会碰壁,甚至连大门都进不了。随申码的出现,为许多人的生活和办事带来了便利,但对于一些老人、残疾人来说,无法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申办随申码成为了他们的困扰。

“小王,这个码要从哪里申请啊?”“没有这个码我是不是办不了业务啦?”近期,社区内一些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纷纷表示,因自己年岁已高、信息相对滞后等原因,无法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日常生活诸多不便。

对此,大宁路街道从小处着手,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着力在服务民生上精准发力。街道组织志愿者、助残员队伍,主动作为,对辖区内的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进行需求排摸,对随申码申报流程进行指导。对于一些确有困难的人群,采取上门帮扶的办法,顺利完成随申码的申请。如在粤秀名邸小区,助残员上门为一位盲人申报了随申码。“疫情当前,政府也没有忘记我们困难人员,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在志愿者们为困难群体服务的过程中。截至目前,街道已为近200名老人、残疾人成功申请随申码。

疫情期间,大宁路街道在坚决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同时,照顾到特殊困难群体的需求,拉近了街道与居民的距离,用小小的行动让大家感受到暖心和贴心。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