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雪萍 通讯员 王士勇 前不久,大宁路451弄小区内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加装电梯集中开工仪式正式开始。开工仪式上,一位拄着拐杖却又精神奕奕的老人坐在一旁,脸上挂满了笑容,心里也止不住地高兴。 这位老人名叫王春恒,居住在灵石路,是上海静安区万众社区加层加梯咨询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在大宁路451弄居民区加装电梯的工作中忙前忙后,终于盼到了开工仪式这一天。 从普陀到静安志愿初心从未变 从2000年起,王春恒开始从事加梯咨询服务工作。一次聚会中,王春恒的好友提及自己在普陀区新建的为民加层加梯服务中心人手紧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年的王春恒已经70岁的高龄,居住的房屋也是楼梯房,对老年人爬楼之苦感同身受。于是,出于想帮朋友忙的好意,也出于想借鉴些经验的私心,王春恒便在中心当起了志愿者,一干就是十几年。 彼时上海的加装电梯工程还不普遍,各项工作都处于摸索阶段,王春恒和同事在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也为他后来在大宁路街道开展志愿加梯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在普陀服务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干脆回到我们静安来?”从事加梯咨询工作十几年后,王春恒看到静安区加装电梯工程一步步提上日程,便决定回到家门口开展加梯咨询服务。 2015年,上海静安区万众社区加层加梯咨询服务中心作为民间非赢利组织向区民政局提出注册申请。从领表申请到征求上级主管单位的许可,从民政社团到大宁路街道再到民政社团几十次的往返,王春恒几乎参与了该服务中心创建的每一个过程。由于年事已高,按照规定王春恒不符合法人的申请要求。“当个志愿者、社工也可以,只要能做事什么名头都一样。”于是,从中心运行开始,王春恒就以一个志愿者的名义,参与到社区加梯的工作中。 一腔热血 带动社区工作者 一辆电动车、一个保温壶、一根拐杖和一个装满文件的帆布包,这是王春恒每日出行的标配。每天上午9点左右,王春恒就会来到大宁路451弄居民区,先去工地上查看施工进程,再到居委会临时腾出的接待点内处理相关工作,为居民提供加梯咨询服务。 近两年来,随着静安区老房加梯工程的逐步推进,大宁路451弄居民们希望尽快加装电梯的呼声很高。王春恒了解情况后首先到该小区找到业主委员会负责人,并在接受了他们的正式委托后,立即和居民区书记、居委会主任对接,开始进行加梯前的意见征询工作。 “你别看我年纪大了,但是除了腿脚不太好之外不比你们年轻人差的。”王春恒告诉记者,今年他虽然已经90岁了,但还是一刻都闲不住。虽然自己儿子很反对他在外面当志愿者,担心他的身体,实在拗不过他从事志愿服务的热情。好在大宁路451弄居民区凑巧在儿子居住的快乐家苑小区隔壁,每天都能有个照应,王春恒的儿子就逐渐接受了他当志愿者的事实,还时不时过来帮忙。 在居民区进行意见征询工作时,王春恒靠着一辆电动车和一根拐杖,一户一户上门征求意见,有时候关节疼痛也咬牙坚持。居民区的工作人员看到后十分不忍,都劝他在家好好休息,但王春恒总是笑眯眯地说:“我不要你们工资,做个志愿者还不行?我只是想出来活动活动,同时帮社区居民做点好事,这有什么不好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春恒的行动也带动了社区工作者,大家都向他学习,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完成了大宁路451弄居民区3号、4号、6号和20号四幢楼宇征询工作,并报房地局、规土局,市房屋检测中心审核全部合格,最终拿到了区建委开工许可证。万事俱备,四幢楼宇加梯工程也终于5月底正式动土施工了。 苦口婆心 用耐心换取信任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加装电梯这种牵扯多方利益的工作中总是充满了波折,调解工作几乎贯穿了整个加梯流程。很多居民一开始都对王春恒持不信任的态度,有的质疑他的动机和目的,有的质疑他的能力和身体,但在一年多时间的相处过程中,很多人改变了他们的看法。不论是街道、社区工作者还是楼组长、普通居民,凡是为加装电梯和王春恒接触过的人,都会被他的执着、倔强、认真、无私的精神所感动,见到他都会亲切地称呼一声“老王头”。 在大宁路451弄居民区20号楼的加梯征询过程中,居民对电梯与楼宇的间隙提出了意见,认为间隙过小会影响采光。“老王头”收集到意见后连忙与楼组长、社工商讨方案,并召开楼组会议,提出好几个扩大间隙的方案,最终消除了居民的顾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解决了电梯间隙问题,又有居民反映车棚问题。原来,20号楼后面有一个小车棚,专供居民停放电动车、自行车。扩大间隙后,不少居民担心车棚受到影响需要被拆除。针对这个问题,“老王头”及时与居委会沟通,最后向居民承诺建好电梯后在附近新建一处车棚,既确保了加装工程的进度,也保障了居民的利益。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加装电梯是一项为民工程,但也牵扯着每一位居民的切身利益,出现矛盾和争执在所难免。每每此刻,“老王头”总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耐心劝解,积极想办法。久而久之,居民更信任他,也更愿意向他诉说自己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虽然王春恒目前仍在跟进451弄居民区的加装电梯工程,但他已经慢慢从“主导者”转向“辅助者”,帮助年轻人接手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让更多老人圆上“电梯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