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全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2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粤秀巧手女红坊 千针万线编制“大爱心”

粤秀巧手女红坊
爱心杯垫

纺织、编织、缝纫、刺绣……2019年初,在静安区大宁路街道的支持下,粤秀居委会将这些有着相同爱好的姐妹们组成了一个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的“粤秀巧手女红坊”家庭文化传承社团。这个社团的成立源于对现代文化城市社区的一种“补位”,在探索以文化元素凸显标识、以文化方式打造品质、以文化行为激发活力的“拾遗之路”。

“女红达人”周秀珍作为社团负责人兼指导老师,每周三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周秀珍的家庭曾被评为静安区“最美环保家庭”,家中不少东西都是废品再利用。为了将环保理念宣传进社区,周秀珍教大家如何循环利用,绿色生活,让废旧衣物“大变身”。女红爱好者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旧衣物,还有不少是居民向居委会捐赠的旧物,在周秀珍和社团成员的参谋下,裁、烫、拼、缝纫……一件件别出心裁的作品展现在眼前。

女红坊成员蔡志芳已年迈80,是“粤秀巧手女红坊”中的尖子骨干,蔡志芳参与“女红坊”一方面为了发挥自己专长,一方面也希望传统手艺得到传承。当年她是缝纫高手,直到现在家里还留着那台“老爷机”,她说:“孩子们小时候,衣服都是我亲手做的,每个孩子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别人看了都很羡慕。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再也用不着我的手了……”她用当年给儿女们织毛衣剩下的废旧毛线,拼成了一条精美大毛毯,为了能使毛毯看起来更有活力,她还特意用钩针勾出纯白色小花边做点缀,看似随意却颇为讲究。“年轻人的衣服随便穿过一两次就扔掉了,我看面料挺好的,没有一点破损,都舍不得扔,总想改改做点什么!”都说人老了,就会多份乡愁,多份对从前的怀念。蔡志芳则更认为这是一种“节俭朴素”的家庭文化,应当保留和传承下去。

除了资深“手工达人”外,女红坊还有不少年轻的全职妈妈,她们在料理完家事的同时,还能来提升自我,培养兴趣爱好。一位年轻的妈妈说:“以前手工我都不会,自从加入了女红坊,现在小孩的手工作业我都能帮忙出点主意。”

“粤秀巧手女红坊”一直致力于服务社会,2019年5月,由周秀珍和蔡志芳一起设计并制作的“爱心杯垫”,经大宁路街道送往云南偏远山区的贫困孩子们的手里。口罩、钥匙包、零钱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却是粤秀居委会“巧手女红坊”成员一针一线缝制的,承载了大家满满的心意。这些带着“巧手女红坊”姐妹的爱心的“女红”作品,还送给了社区孤老,甚至进行公益义卖,义卖所筹款项捐献给蓝天下至爱,让更多需要关爱的人们感受到社区温暖。

2020年的一场疫情,中断了女红坊的活动,大家不能聚集开展,却也闲不下来。前期成员们了解到防疫物资短缺,不少人拿着家里的新布制作口罩并送到居委会,让那些社区一线防疫志愿者戴在医用口罩外,冬日里,纯棉的口罩,为志愿者们送去温暖……

“粤秀巧手女红坊”负责人陈华勤表示,今年在疫情防控允许的情况下,会继续组织大家开展活动,如果不便聚集,那就呼吁大家在家动手做做口罩,给物资紧缺的老人送去爱心,此外,还会在网上进行爱心义卖,将这份爱传递出去。(活力大宁)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