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街道为全面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推进数字化服务转型,创新推出“大宁易办”微信小程序,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后一公里”,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零次跑、不见面,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新体验。在“5G+视频+AI”的技术发展背景下,通过远程的方式,实现服务和业务办理的线上化和智能化,重新定义“面对面”服务方式,实现“自助办”“网上办”“零次跑”“陪伴办”。 足不出户 实现“一对一”陪伴式服务 群众和企业可微信搜索“大宁易办”小程序,以“一对一”视频形式在线咨询和办理小微工程备案、退役军人服务、劳动手册补办、失业登记、残疾证补换、长护险登记、人保部门证明等百余项服务事项,通过用远程视频“面对面”的方式,使他们既能享受到移动服务的便捷,又能同时享受到面对面服务的温度。同时,依托“双向快递”平台,寄递办理过程中产生的纸质材料和办理结果。 “没想到真的只需要通过视频的方式就能把事给办好了,实在是太方便了,我一定会向亲朋好友推荐,让他们也尝试体验一下这种便捷的办事方式。”赵阿姨感叹道。尽管腿脚不好,但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赵阿姨通过“大宁易办”微信小程序快速便捷地完成了老伴的长护险登记事项的办理。 智能提示 让服务更精准、全面 大宁易办整合音视频、AI、5G、IM等技术,为工作人员识别群众问题提供智能辅助。工作人员在办理接待时,系统会根据居民的咨询内容,进行语义识别,并进行精准智能提示,提醒工作人员相关政策及办理后可享受的服务内容,使回答更为精准、全面。同时,如果该事项需要街道其他岗位人员协同处理,系统后端会发起业务流转并开启三方通话,协同沟通办理。 赵阿姨在办理其老伴长护险登记时,系统会根据赵阿姨的语音,提示工作人员长护险的相关政策,包括申请流程、申请材料等内容,使服务更精准,办事效率更高。 运用AI智能 使它成为更懂你的智能管家 大宁易办还能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分析用户特征,形成个性化“一人一档”和“一企一档”,提前研判群众的潜在需求,主动推送各种专属的个性化业务办理通知服务,主动提供办理路径和在线咨询窗口路径,从被动服务走向主动服务。 赵阿姨在办理了老伴的长护险登记事项后,系统会自动形成赵阿姨老伴的“一人一档”,并向其推送长护险办理结果等专属服务通知。 大宁易办致力于为企业、社区群众提供相关办理事务的一条龙服务,尤其是像赵阿姨这样的老年人,通过易办、秒办、陪伴、贴心办的智能化服务,努力提升其获得感和满意度,打造“不打烊、不用跑、智能化、有温度”的“数智政府”。 (活力大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