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石燕红 宝华现代城居民梁栋明家庭最近有了一个新称号——大宁路街道“最美安全家庭”,这份荣誉对梁栋明来说是肯定也是责任,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他会更严于律己,传承并发扬好家风。 梁栋明虽不善言辞,但是说起家风的培养和参与小区事务时他滔滔不绝。在他看来,好家风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以及换位思考;而在小区志愿者事务面前,他只是一个“热心人”,能做的他都会积极参与,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乐于助人 包粽子送红烧狮子头 今年端午节,作为小区老伙伴志愿者团队的主任,梁栋明这天早早的就忙开了。早上8点,他拿着准备好的工具急忙赶往居委会。 为了能够让小区里的高龄老人、孤寡老人及老党员等拥有一个美好的节日体验,老伙伴志愿者团队成员提前几天联系了他们结对对象,邀请他们参加“乐生活”端午节活动,这次活动一共邀请了20位老人,齐聚居委会包粽子,活动现场还贴心地准备了很多水果,大家就像许久不见的老友般聊着自己的近况。 除了包粽子之外,梁栋明还额外准备了一份“小惊喜”——红烧狮子头。梁栋明退休之前是位厨师,做了十多年的本帮菜,这道红烧狮子头是他最喜欢的一道菜,也是他认为做得最好的一道菜。参加活动的老人一看到这道菜就笑眯了眼,有老人甚至表示就爱梁栋明做的红烧狮子头。 因为疫情原因这次只邀请了20位老人参加活动,梁栋明微笑着对记者说:“这种活动疫情之前我们经常举办,之前腊八节我们煮了一大锅腊八粥送给老人,那时候参加活动的老人比这次多很多。” 活动结束后大家包好的生粽子怎么处理也是一个问题,梁栋明自告奋勇地把所有的粽子都带回了家,和老伴前前后后花费4个小时,煮了4锅才将所有的粽子都煮熟,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和其他志愿者们将煮好的粽子送到老人们的手中。 事实上,梁栋明的“热心肠”早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来了。90年代时他还在单位后厨掌勺,那时候的夏天十分闷热,加上还在使用煤做菜,整个后厨通风效果差,房间里又闷又热。但是梁栋明似乎很“留恋”后厨,当工作很忙时,他会在自己空下来时帮忙收碗、洗碗、洗菜……后厨里每项工作他都干过。 当被问到为什么总是这么热心时,梁栋明说:“我觉得做这些事都是为整个集体,当集体的事情做好了,集体才是好的,身处在集体中的个人也得到了收获和成长。” 严于律己 家风从孙子教育起 “打铁还需自身硬”,梁栋明能够被大家推选为小区里老伙伴志愿者主任,与他严于律己的自我要求密不可分。 梁栋明和老伴有一个外孙。对待外孙,梁栋明从来没有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小孩而过于溺爱,孩子犯错时,梁栋明一定都会及时指出。 在梁栋明看来,除了自己对家人高要求以外,能获此殊荣还与小区的良好风气分不开,“我们小区的人大部分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比如垃圾分类、楼道整治等方面大家都很积极,你追我赶,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我如果不做好就会‘拖大家后腿’。”梁栋明总是以做好一个宝华现代城居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梁栋明是小区第一批居民,在房屋刚刚交付,居委会还没有成立之时,有人提议先成立一个志愿者团队,给刚搬来互相还不认识的居民创造交流条件,提供生活帮助。梁栋明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认可,积极地报名参与,志愿者团队就在这种情况下组建了起来,而它就是现在老伙伴志愿者团队的前身,梁栋明一直在团队里参加活动,从未离开。 对于小区80岁以上的独居、纯老老人,老伙伴志愿者团队中的13名志愿者每人结对5名,而梁栋民一人就结对了11人,“我现在退休了,有大把的空闲时间,虽然1人结对11个老人好像很多,但是我只需要去上门看看他们的情况、唠唠家常就行了,我本人也乐在其中。”梁栋明开玩笑地把这种帮扶活动叫做“小老人帮老老人”。他现在每天给自己定的任务就是去这些高龄老人家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尽力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正是这份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的态度,梁栋明在小区得到了很高的赞誉,2021年更是被小区推选为大宁路街道“最美安全家庭”候选名单之一,在比赛投票中,因为多年乐于助人攒下的好人缘,很多居民自发为其转发投票,因此得到了很高的票数。 采访过程中,讲到有趣的故事时,梁栋明不时露出和蔼的笑容,他和记者分享了很多他在做志愿者活动时的趣事并仔细讲解了如何妥善解决邻里纠纷,他说邻里矛盾很多时候都是小问题,要真诚耐心地了解情况。而且助人为乐,他人和自己都快乐,所谓做好事不留名,事情做都做了,不需要特地的表扬,都是由心的、自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