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5版:策划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浓浓粽香飘 细细帮扶情

街道各单位端午节开展帮扶活动

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的建设者们在领取粽子
慧芝湖花园居民和永和南居民在包粽子
同心云课堂上孩子们在分享书籍
志愿者们在教静安消防中队广延支队的队员们包粽子

粽叶飘香,又到了一年的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街道企业、学校、社区志愿者团队共同努力,为街道里的不能回家的农民工、学生以及孤寡高龄老人送上温暖的粽子,让他们同样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棕”奕有情

“上海邻居”“串门”中建八局上海公司

端午节到,身在他乡的建设者们因为赶工期在工地度过,他们为了城市建设放弃了自己的假期,但有了“上海邻居”的“串门”,这个节日不再只有枯燥的工作。不但更加热闹,更多了一份浓浓的邻里情。

6月11日,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第一分公司466保障房项目工地,因为来了社区里的“阿姨妈妈们”而显得格外热闹。街道慧芝湖花园居民区和永和南居民区的居民们,在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与工友们共同团聚在中建八局项目食堂,举行“浓情端午‘棕’奕有情”端午节特别活动。

来到食堂,志愿者们将提前一天采买的食材、调好的肉馅准备好,与中建八局项目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作人员一起包粽子。

小脚棕、枕头棕、三角棕……因为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包的粽子都不相同,大家都使出了拿手绝活,展示自己的包粽子技艺,房间里充满欢声笑语。

上海阿姨手把手教来自北方的建设者们如何包南方肉棕子,建设者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阿姨们的手法,有模有样地跟在后面学习肉粽的包法,他们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到了南北文化的差异。

中建八局项目管理人员沈娟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从小到大吃过很多粽子,但自己从来没有亲手包过,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包粽子,上海阿姨特别热情,心灵手巧,她们手把手的教我包粽子,特别感谢阿姨让我们在上海的项目工地上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

为了让工友们都能一起吃到热腾腾香香的粽子,工地食堂特地准备了4个大电饭锅,这样就可以200个粽子同时开煮,中午11点半,冒着热气又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了,阿姨们粽子配上咸鸭蛋,送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工友手中。

除了开展端午民俗活动,居民区志愿服务团队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让建设者们能在工作的同时感受到节日欢乐的气氛。你方唱罢我登场,居民区志愿服务团队的表演赢得了现场叫好声不断。

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第一分公司项目经理张雪林表示,在迎接建党百年喜庆日子里,中建八局作为央企,项目部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出发点,了解到企业职工们的真实想法,与结对共建的社区党总支一起,邀请居民志愿者来到项目食堂,与企业年轻的管理人员和留守工地的工友们一起共度端午节。

接下来,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第一分公司还会加强与社区党总支的联系,继续推送晚会进工地和夏日送清凉服务等,双方携手为居民和工友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大家共享精神文明共建成果。

(上海静安)

缝香囊 捐书籍 读党史

大宁路小学端午节活动多

6月8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组织了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中心小学与上海市静安区大宁路小学,开展“读百年建党故事 寄千里粽香情谊”为主题的端午特别活动,两地学生通过连线联动,一同学习分享传统文化。

缝端午香囊 寄千里情谊

为给学生们营造端午传统节日的浓浓氛围,让传统文化在每个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早在连线活动开始之前,街道志愿服务中心就招募了社区中的“巧手能人”为两地的学生们缝制端午香囊。志愿者们提着手中的线,小心翼翼地仔细缝制着……

她们说:“针脚细一点,再细一点,这样无论小朋友怎么甩啊、玩儿的,药材都掉不出来。”

来自宝岛台湾的志愿者陈怡璇,她看到招募信息特意从嘉定赶过来参加这次缝制香囊活动,她说:“这不像自己在家补衣服,都是送给孩子们的端午香囊,虽然很久没有手工缝制了,但一定要缝得漂漂亮亮的。”

志愿服务中心通过校社联动,将这份粽香情谊送给了两地学校的孩子,也将这份公益爱心的种子埋进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捐百本书籍 聚百份爱心

除了招募香囊志愿者外,中心还发布了“公益捐书”号召令,集结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的爱心人士为雾渡河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捐书。

活动发布后,立即得到了社区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短短15天内就募集到了100本爱心书籍!这些书籍经过统一整理打包后,发往了雾渡河镇中心小学。

捐书活动不仅有效将二手书籍“变废为宝”,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当地孩子的知识渠道,可谓一举两得。学习是件持续的事情,志愿服务中心后续还将陆续开展捐书活动,将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传递过去。

读百年党史 连两地情谊

“同心云课堂”是大宁路街道的一项品牌公益服务项目,除了为结对的雾渡河镇中心小学提供线上课程外,街道还开展了捐书赠书活动,线上两地孩子的互动沟通分享也是品牌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此次活动,志愿服务中心走进了静安区大宁路小学,第一次与雾渡河镇中心小学连线的同学们开始有些青涩,但很快就与对面的同学们熟络了起来。

“用家乡湖北话跟对面的同学们打个招呼吧!里(你)好,我是李涵。”李涵同学的湖北话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两地学生的距离。

随后,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的张超老师为两地学生分享了端午的由来、端午的美食以及端午的传统习俗,通过端午习俗、传统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端午、喜爱端午。当两地同学分享端午节粽子时,同学们惊讶地发现,不同地区学生偏爱的粽子口味还不一样,这令他们感到新奇,大宁路小学的同学们十分热情地询问雾渡河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他们那里的粽子包法以及口味差别,在这一来一回的问答中,两地学生仿佛没有了连线的隔阂,面对面聊起了天。

湖北作为屈原的家乡,当地的端午节文化氛围更浓。同学们除了会观看赛龙舟外,几乎每个同学都会帮家里包粽子,小小年纪手艺精湛!

聊完端午习俗美食后,两地同学分别分享了《精忠报国》《中国奇迹》等等,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学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志愿服务中心通过校社联动,将这份粽香情谊送给了两地学校的孩子,也将这份公益爱心的种子埋进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里。此次“读百年建党故事 寄千里粽香情谊”端午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激发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也让两地的孩子体会到了分享与爱的喜悦。

(活力大宁)

关爱高龄老人

小区志愿者送粽忙

绿粽飘香,又是一年端午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为了增进居民邻里情谊,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八方花苑和永和北居纷纷举办相关活动。

粽享端午 关爱八方

八方花苑居委会联合八方老协分会共同开展了名为“粽享端午 关爱八方”的主题活动。

在活动现场大伙一起学习手工制作端午节的特色食品粽子,因为大家制作的手法不同,所以现场大家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先拿一片粽叶把它卷起来,包一个角,这样米就不会漏出来……”“我会包三角粽,不会包枕头粽,这个机会不错我来学一学”“你包粽子的速度好快,我拍下来回头看一看”……大家分享着包粽子的经验,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不一会儿,三角粽、枕头粽、小脚粽等各式各样的漂亮粽子,就这样一个个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随着一锅锅飘香的粽子出炉,老协委员和社区志愿者们带着几十个粽子陆续送到了辖区独居老人的手中。“粽子虽小,意义却很大,社区将我们真正放在了心坎上,感谢政府、感谢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独居老人李阿姨收到粽子之后这么说着。老协委员和社区志愿者们询问老人们近期的身体情况、生活情况等,嘱咐他们外出仍然要做好防疫措施。

此次端午活动不仅让居民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同时也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营造了浓厚的欢乐氛围。给独居老人送粽子,不仅了解到了居民的心声和期盼,也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进一步推动了社区的文明建设。

花样包粽 共建共乐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印迹意义非凡。为此,永和北居委会联合静安消防中队广延支队开展了以“共建共乐庆端午”为主题的端午节活动。

在居民志愿者的加入下,此次主题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从馅料的切配、糯米的洗淘到馅料的腌制,再到包粽子、煮粽子以及后期的卫生打扫,志愿者们都干得热火朝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包粽能手齐聚一堂各显身手,包出了款式各样的粽子,每一个粽子都展现出她们的心灵手巧。

为了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给社区老党员、孤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困难人群,由老伙伴志愿者组队将包好的热粽子送上门慰问,得到粽子的老人很感动,有老人十分激动地说道:“感谢你们送来的粽子,我这么大年纪了能有人记得我真好,感谢党,感谢国家!”此次送热粽的行为得到了老人们一致的感谢和称赞。

此次活动不仅通过居民亲手包粽子的互动方式搭建了交流平台,拉近了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还通过将粽子送给有需要的人这种方式,让行动不便、高龄人群感受到了社区的关爱,同享节日的欢乐。

(八方花苑 广延路1188弄)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