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8:30分,浦东城运中心“城市大脑-智慧文明指挥中心”大屏上,出现了一张图片以及这样一段文字:“杨高中路易初莲花超市的消防通道门打不开”。 此刻,文明巡查员小陆正在易初莲花超市附近巡查,发现问题后,他拿出手机打开“智慧创城”小程序,即刻将图文上报。小程序自动发送短信通知相关点位长,点位长迅速处置。8:32,超市物业人员到达现场,打开消防通道。小陆再次通过小程序上传照片,对这一问题进行消项…… 从发现问题、到处置解决,“城市大脑-智慧文明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这一过程一目了然。而短短2分钟的“浦东速度”背后,则是浦东正在开展的一项全新探索:在全市各区中,率先借助智能化、全员化信息技术手段,依托“城市大脑”系统,将“智慧文明指挥调度系统+专项场景应用+市民巡访应用”相结合,以精细化治理助力浦东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 5月15日上午,浦东新区创建办在区城运中心发布了全市首个用于文明创建的智能体系:一网统管-城市大脑-智慧文明智能化应用体系。 违停单车智能派单 共享单车在给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其无序投放、乱停乱放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浦东新区建交委交运处处长王卫伯告诉记者,为了减少无序投放、乱停乱放给城市管理带来的影响,通过共享企业单车与区域管理的信息,平台上的“共享单车专项应用场景”可实现智能预警、精准投放。 以总量报警功能为例,根据企业传输的车辆定位数据,对浦东新区范围内的单车总量实时监控,当某一品牌车辆数超过事先约定投放营运数量中规定额度10%时,平台会自动进行报警,提醒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处置。 再以区域预警为例,依托历史大数据分析拟合得出的数学模型,对下一个小时的单车数量做出预判,对即将超过区域阈值的情况提前预警,自动形成工单派送给企业,并根据企业市场份额配比告知企业清运的数量,根据各地区单车数量告知企业调运的方向,指导企业提前做好车辆调运。 对于备受关注的单车停放秩序,除了传统的人工发现,还引入了智能发现的机制。 “通过GPS定位技术,判断禁非区内是否有违规停放的车辆,每日上下午各一次来自动统计违规车辆数,形成智能派单,督促企业到现场清运,并形成处置结果的反馈”,王卫伯说,目前已覆盖陆家嘴环路以内、世纪大道沿线、张杨路(浦城路-源深路)区域。 46226家沿街商户实时更新信息 街头小店是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小店的店招店牌是否安全?垃圾是否有按规定进行分类?是否占用人行通道进行经营活动?……这一切在传统的工作机制中,基本都是以“扑人力”来进行处置。 面对浦东以万计的沿街商户,如何能兼顾日常管理的高效管理与突发情况的及时处置呢?平台上的“街面制度管理场景应用”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尚怿告诉记者,在街区疫情防控平台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全区街面的商户信息全覆盖,建立线上执法检查,全流程记录街区秩序管控实况,建立了智能发现违法发现机制、智能预警推送、闭环处置机制。“共录入沿街商户46226家,基本做到了街面商户全覆盖,对商户开业、变更等经营状态数据,也可实时、动态更新”。 同时,按照行业、投诉和违规行为三个维度,将商户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分别以红、黄、绿三色进行动态管理——对红色(高风险)商户实现每日全覆盖检查;对黄色(中风险)商户实现每周全覆盖检查;对绿色(低风险)商户实现每月全覆盖检查。 尚怿说,智能化手段所取得的效果喜人,有效提升了浦东城市治理能效。从4月18日街面秩序管理模块尝试上线使用后,全区红色(高风险)商户由原先的4125家减少至目前的438家,有3687家商户因连续规范经营,模块自动将对应的风险等级进行动态下调;黄色(中风险)商户由10632家下调至5198家。 “火眼金睛”发现突然变少的湿垃圾 上周还是34%,怎么这周就突然17%了?某小区4月份第二周的湿垃圾占比出现大幅下跌——试运行期间,平台突然发出了这样一则预警信息。 经过现场核实后发现,原来是小区新聘的保洁员情况不熟悉,而将某些湿垃圾混入了干垃圾中,造成了湿垃圾总量下降明显。由于发现及时,处置之后,该小区第三周的垃圾又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薛加良介绍说,通过引用物联感知、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初步实现了源头分类收集、清运、中转、和末端处置的全过程数据采集、监控和管理,以及分类实效的预警预判。得益于此,才能第一时间对小区突然减少的湿垃圾进行了预警。 眼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全程监管平台已初步实现多项功能。比如,管理部门可以清楚掌握分类垃圾的“轨迹”,实现对垃圾的来源追溯、源头车载称重、作业路线监管等。 每位市民都能当“啄木鸟” 为发动全民参与文明创建,浦东新区还配套开发了“智慧创城”小程序,招募了600名青年志愿者和市民巡访员,针对文明城区创建指标,对全浦东点位开展实地巡访,通过小程序实时上传发现问题,实时推送各个点位上负责人或智慧文明的指挥系统进行限时处置。 GIS地图则能实时显示全区创全点位分布和具体信息,有效促进日常巡查管理,做到实时在线对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提升创建工作效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体浦东市民都可在手机上下载“浦东e家园”APP,看到问题实时上报、智能推送。 截至目前,市民志愿者巡访团已发现了11523个问题,全部在线即时处置率100%。浦东e家园每天上报问题超过千条,问题处置满意率达94.87%。 未来,这一“一网统管-城市大脑-智慧文明智能化应用体系”还将继续加强开发大数据分析决策,加强开发方便全区市民积极参与的技术手段,实现快速发现、及时处置、高效运转的文明城区科学化、智能化、常规化管理新模式。(周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