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周到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2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上外浦东附中学生自编10万字校本读物

作为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重点外国语学校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向来以外语特色著称。但很多人不知道,这所地处张江高科技园区、占地面积119亩的学校还有另一张“王牌”: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绿旗”荣誉学校。

从预初年级就加入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的江东翼同学,现在已经步入高三。上学期,在卸下学生负责人职务的同时,他为学弟学妹们留下一份厚礼:一本汇集六年经验、历时一年多编写、篇幅达10万字的校本读物——《基于项目的校园生态实践·活动指南(第1版)》。

这个小时候喜欢做船模、航模和各类科学实验的男孩,是如何迷上生态环境的?高中学习这么紧张,他又如何挤出时间与精力,编写出一本像模像样的书?

6年前本想“试一试”,没想到一干就是6年

国际生态学校项目(Eco-School)是由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发起、学校自愿参与的国际环境教育项目,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于2009年在我国启动该项目。

2014年江东翼成为浦外的一名初中新生时,学校刚刚加入项目两年。“有两个高年级的同学来班上招募生态代表,副班长推荐了我,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

刚加入生态学校委员会时,江东翼还不太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只是觉得每周三中午的例会上有机会认识很多高年级同学,而那些学长学姐也都很有想法。渐渐地,他对生态环境议题越来越感兴趣,也开始学着组织相关活动,从“萌新”变成了“骨干”。

垃圾分类回收这个“新时尚”,在浦外校园早已行之有年。初二时,江东翼曾负责校运会“让瓶子回家”活动,设计了回收饮料瓶投篮游戏,使全校同学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

一次小小的校园运动会,为何会产生上千个水瓶垃圾?他观察发现,很多没喝了几口的瓶装水饮之所以被弃置,是因为大家饮用后随手摆放,同款瓶子便无法分辨了。

于是,他和伙伴们向大家发放可做标记的贴纸,提醒同学们“给水瓶做记号,并请喝完(Mark Me. Drink M e. Take Me.)”这一措施行之有效,统计发现,2018年校运会回收的瓶子数量比两年前减少了约25%。

让江东翼最骄傲的,当属他2019年5月策划的“万物刹那又永恒——大型灭绝物种展”。

几经讨论,30多位生态代表和各班擅长动植物绘画的同学手绘了23种代表性灭绝动植物图案,以时间轴的形式,直观呈现于人流密集的学校一号楼3楼大厅的窗户上,视觉效果颇为震撼。

展览最后,“下一次大灭绝,离我们有多远?”的叩问被抛向观众,引人深思。

持续一周的展览,班会课讲述展览背后的故事,加上学校公众号宣传,一套组合拳释放的能量,远超江东翼的预期。

他坦言,相比模拟联合国和辩论赛,生态学校项目本来在浦外相对小众。“这次展览让浦外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意识到了‘生态学校’的存在,并愿意参与到物种保护的宣传和实践中。”

由于投身各类生态环保活动不遗余力,前不久,他还在上海市未成年人健康生活“六小”事迹(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中荣膺“健康生活小卫士”称号,是获奖者中唯一的高中学生。

从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衍生出10万字著作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在沪上高中蔚然成风。江东翼编写的这本10万字手册,就源于他在丁洪峰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性课题《基于项目的校园生态实践》,探索如何用项目化学习的形式解决校园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在完成了万把字的课题报告后,并没有就此收笔,反而接着写出了厚厚的一本书。单从篇幅上来说,甚至超过了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水平!

高中学习很紧张,江东翼还是生态校园活动策划、组织的主力军,10万字书稿是如何写成的?

他说,自己从高一上开始,在周末和寒暑假“抠”时间,花了一年时间写完了前四章。2019年9月,试验本开始在校内试用。根据反馈,又对原稿进行了大幅度修改,直至2020年1月中下旬写完最后一章。为了增强该书实用性,还配有一本《活动记录手册》。

上学期,在学校大力支持下,这套凝聚了江东翼无数心血的图书终于正式印发并投入使用。

在《基于项目的校园生态实践·活动指南(第1版)》一书中,江东翼将环境问题作为一条主线,按照生态实践的步骤编写,设置了绪论“组建生态实践团队”和“评估环境现状”、“分析环境问题”、“制定行动计划”、“设计实践活动”、“活动宣传与实施”、“监测校园环境”、“观察环境变化”七个章节。

江东翼介绍,在浦外的生态校园实践中,学生是真正唱主角、挑大梁的人,因此这本书也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一本真正由学生撰写、为学生而编、供学生使用的活动指导读物,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同类空白。

翻开手册,第一印象就是专业:每一章首尾设有“核心概念”、“本章目标”和“重点回顾”、“本章小结”栏目,正文中穿插“思考与讨论”、“实践活动”、“案例学习”、“知识链接”、“延伸阅读”和“交互体验”等栏目,另有“翻转课堂”和“综合项目活动”两个特色专栏,与正式出版的教材几无二致。

而且,扉页、版权页、前言、目录、正文、附录等图书要素齐全,版式美观、大气。令人惊讶的是,排版工作同样是江东翼一人完成的。

第2版已在筹划中,还想编一本给老师的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16届上海市示范性中学学生会主席论坛“垃圾分类新时尚,高中生来添把火”分论坛上,与会代表曾就校园垃圾分类中的困难和问题展开讨论。当时参会并介绍浦外经验的江东翼,也把这个案例收录在了《活动指南》第2章的“思考与讨论”专栏中。

书名中特地加注“第1版”,是否意味着不久的将来还会有“第2版”?

对此,江东翼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说,第2版其实已在计划中,可能会在今年高考后动笔。他还想写一本关于活动模式方面的指导用书,供活动组织者和学校指导老师阅读。

“希望以书为媒,把浦外生态学校的活动经验与这本《活动指南》分享给更多学校,与其他学校联合开展活动,让更多人关注生态环境这件大事。”这是江东翼最大的愿望。(周到上海)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