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人常说的“拎得清”有了新的内涵:指手里拎着垃圾能分清的上海人。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垃圾分类”不再只是一个口号,它将在上海这座大都市被正式纳入法治框架,从今以后所有居民小区,以及饭店、商场、酒店、公园等公共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都要按照条例的规定分类投放,违者可依法予以处罚,个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罚款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罚款5万元。 那么在虹桥,居民对条例的实施情况如何呢?反响如何?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哪些困惑或难题呢? 带着这些问题,7月1日,长宁区人大代表虹桥组的成员按照市、区人大的要求,冒着黄梅季的阵雨,纷纷赶赴各自联系的选区,感谢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实地了解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 在各个箱房周边,代表们与志愿者和居民热情攀谈,询问箱房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并通过座谈等形式听取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收集各类建议20余条,涉及“两定”时间设置、分类方式等5大方面。同时,代表们还对社区垃圾箱房环境、宣传氛围、源头分类情况等进行了检查,为更好开展此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