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实施。上海从此全面进入垃圾分类法治时代。在虹桥,作为全市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之一,垃圾分类新时尚已在全社区蔚然成风。如今,虹桥有这样一群人,从清早开始,做垃圾分类的“行动派”,脚步不停歇…… 上午7点不到,虹桥城管中队全员出动,开始《条例》实施第一天的巡查工作,对辖区居民区和社区单位的垃圾箱房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等情况开展全面巡查,检查情况良好。 随后,虹桥街道城管中队、虹桥街道综管中心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对辖区内裸心社、艺星整形、爱尔眼科、三湘大厦等4家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及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裸心社和艺星整形存在干、湿垃圾分类不到位的情况现象,执法队员分别对上述两家单位开具谈话通知书、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单位立即整改,单位负责人表示将配合执法部门进行整改。 今年起,虹桥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整区覆盖向常态长效推进,从“六个全”向“一高三化一有”(即坚持高标准,提升精细化、专业化和法治化,做到垃圾分类有长效)提升。为此,街道按照东、中、西三个网格,组建东、中、西3个街道垃圾分类检查督导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负责一个网格区域内的生活垃圾分类检查督导工作,人员由“1+2+4”组成,即“1”:1名街道处级领导任牵头领导;“2”:1名街道科级干部任组长+1名城管中队队长任副组长、网格长;“4”:1名机关干部+1名城管队员+1名市容工作人员+1名房管工作人员任组员,并实施四级巡查督导。班子领导抽查、工作组检查督导、区第三方巡检反馈、自查整改。 虹桥街道按照排摸梳理问题点位、联合检查执法、提升分类实效等三个工作步骤,建立并实施了虹桥街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检查执法流程。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虹桥街道城管中队已对辖区内90个小区、71家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针对垃圾分类情况差、拒不改正的个人和单位依据《减量办法》相关条例,立案处罚6起,个人2起、餐饮单位2起,商场1起,医疗机构1起。下一步,虹桥街道将继续加强对违反《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行为的执法检查,继续实施长效常态的宣传管理和严格执法,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巩固示范街道创建成果,努力成为上海时尚新地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