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马霞聪(伊犁新村) 雪崩、风暴、那震撼寰宇的呼啸,曾经吞噬了无数的生命,在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间、在深不见底的或明或暗的冰裂岩隙,在这充满陷阱,充满杀机险象环生的世界第三极,在珠峰面前,人类显得多么孱弱。 然而,敢于挑战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电影《攀登者》,以恢弘磅礴的气势,让观众回到五十多年前那个四海翻腾,五洲震荡的年代。中国人是在何等艰辛的条件下,使这被西方登山界认为的“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 也许,那段陡峭如削,险之又险的“第二台阶”,中国人并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却是第一个征服了它,为攀登珠峰之巅开启了胜利之门,这是他们以远比竞争对手落后的登山装备赢得的,竟是最原始的“人梯”。在这个生命的禁区,又是精疲力竭之时,做这个人梯的“底”,有多大风险,方五洲是心知肚明的,同样在这零下几十度的高山之颠,脱下防寒皮靴,甚至袜子在冰上攀爬,可能造成的危害,曲松林自然也是不言自明的。面对这刺骨的寒冷,面对这严酷的环境,这是在对所有到这里的人们的灵魂的拷问,只有中国的攀登者,有爱国情,有团队精神,有甘为人梯的英雄,所以交出了完美的答卷,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不错,方五洲甘愿做登顶的“人梯”,那几百位协助登顶的战士,后勤,科研人员,人人都是甘为人梯的英雄。那种“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在残酷的环境和命运面前,呈现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力量,最终创造了人间奇迹。 十五年后,肩负测量“中国高度”的神圣使命,当方五洲、曲松林和徐缨又一次来到珠峰脚下,他们的身后,多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当一座六米长的金属梯,出现在“第二台阶”,造福了后来无数从北坡登顶珠峰的中外探险者,这条梯子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梯”。为了在八千多米的山脊建造这座“中国梯”,又是多少顽强拼博的攀登者,成为默默无闻的“人梯”。正是这众多的甘为人梯的无名英雄,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高度。 一次次危难时刻,总有为了祖国的荣誉挺身而出,甘当人梯;当李国梁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他毅然割断了唯一可能逃生的那根绳索,把生的机会留给同伴;当面对诡谲的天气变化,气象学家徐缨忘了自己的病,义无反顾地登上北坳,以身殉职;当登山队面临功亏一篑的关键时刻,方五洲承担风险,毅然抉择。从这迎难而上的一刻起,他们都是我们时代可贵的“人梯”,传递着勇气与信念,以李国梁、杨光为代表的新一代,敢于接过这惊天动地的宏愿,并且不惜一切地去实现它。让中国高度矗立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我们正在攀登,不断地攀登顶峰,不断为创造中国高度而冲刺,当代的中国人,都是新时代的“攀登者”,既有“登顶者”的荣耀,又有众多甘作人梯的无名英雄,他们都充盈家国的使命与信仰。 我们创造的每一个中国高度的背后,都有着成千上万的甘当人梯的攀登者,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必定会在全民族的共同攀登下,实现一个个划时代的中国高度。 我们为中国高度自傲,为攀登者骄傲,也为更多的“中国梯”骄傲,正是你们,支撑起今天和未来的中国高度,让中国梦早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