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航船,载着我们驶入崭新的2020年。2019的美好瞬间,定格成永恒的记忆;奋斗的画笔,挥洒出梦想的华彩。 回望2019,虹桥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长宁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推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努力打造四个方面十个特长项,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闪光时刻1: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古北市民中心 201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调研,了解社区开通社情民意直通车、服务基层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等情况,同正在参加立法意见征询的社区居民代表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在3楼老年助餐点同居民热情交谈,仔细看了大家餐盘中的食材,询问饭菜可不可口、价格贵不贵、对社区便民服务还有什么新要求。 一年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国家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国家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国家公安部副部长、移民局局长许甘露,市委书记李强,市长应勇等领导到虹桥调研考察。全年共417批次8194人次莅临虹桥调研考察。 ▋闪光时刻2: 架起“彩虹桥”民意直通立法机构 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也是唯一设在街道的点。2019年,这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持续传播群众声音。全年就9部法律草案开展意见征询,共有560余人次参与,收集各类意见197条,上报135条。 这一年,街道持续推动社区治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社区治理形成双向促进。社情民意直通立法机关的同时,还产生了一批社区公共议题,征询会上的很多建议,化为“社区治理”的金点子。 ▋闪光时刻3: 建成上海一流标准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街道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抓手,通过举办首届虹桥美好生活节、养老服务集市、幸福养老季等品牌活动,为社区老人提供4大类26个服务项目。 打造认知障碍“一街一品”品牌项目,着力推进认知障碍友好型社区建设,有效形成集科普预防、筛查评估、早期干预、照料支持、家庭顾问、专业照护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 随着上海逐渐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虹桥街道对老年助餐需求展开新一轮调研,并响应居民需求,全年新增古北市民中心等老年助餐点6个、长者餐桌1家。新增老年人互助睦邻点5个,累计39个。 ▋闪光时刻4: 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虹桥街道成为全市最早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的街道之一,古北华丽家族成为全市第一个楼层撤桶实施“两定”的小区,辖区商品房小区完成楼道撤桶全覆盖。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设5个现场考察点,其中3个在虹桥街道,即爱建中华别墅小区、建青实验学校、古北华丽家族小区。2019年新春伊始,市委书记李强调研爱建小区垃圾分类,古北居民区党总支在全市垃圾分类万人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闪光时刻5: 成立虹桥国际社区治理研究院 国际社区治理是体现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新前沿。2019年11月30日,虹桥街道召开第二届虹桥国际社区治理论坛,成立虹桥国际社区治理研究院,打造国际社区治理的研究平台、培训平台、实践平台,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2019年,街道发布《虹桥国际社区治理指标体系2.0版》,引入现场管理理念,开展荣华涉外居委会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和细化了国际社区治理体系各项指标,开启党建引领下的国际社区治理新模式的新探索。 ▋闪光时刻6: 虹桥海外人才荟“三站合一” 虹桥街道依托古北市民中心载体优势,充分整合中心事务受理、生活服务、文化交流和社区共治四大功能板块资源,围绕境外人员和海内外人才工作、生活和融入服务,在古北市民中心设立“三站合一”家门口综合服务专窗(境外人员服务站、海外人才荟、移民融入服务站)。 虹桥海外人才荟建立“全岗通”专属服务团队,开展境内外业务12项,其中包括10项咨询服务和2项可办结业务。全年共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125例,为5000余人次提供各类咨询和服务,打造最便利的涉外服务社区专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