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毓磊 “等了一年多,总算是动工了,我们居民都盼着能早日用上电梯!”7月23日,安东小区31号楼电梯加装项目正式动工,楼组长周明菊难掩激动地说。 启动仪式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从2楼窗户伸出双手,不停地向大家鼓掌示意。原来是31号楼的居民田奶奶,田奶奶今年86岁了,老伴更是92岁高龄,因为腿脚不便,田奶奶已经12年没下过楼了。听楼组长周明菊说当天加装电梯正式动工,她兴奋地来到窗前,期盼着电梯早日竣工,能够下楼看看。 2019年春天,31号楼在安东小区率先启动加梯意见征询,经历了多次征询和无数次沟通,尽管推进期间受到了疫情影响,历时一年多,31号楼加装电梯终于在近日破土动工。 居民意愿难统一电梯新政按下加速键 31号楼加装电梯落地开工,标志着安东小区的电梯加装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然而这个从“0”到“1”,也经历了一些困难。全体住户共识达成难,是加装电梯工作的一大难点。安东小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31号楼是一梯六户的老公房,几乎每一层都有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眼看着虹桥街道其他小区都有加梯成功的案例,31号楼居民的加梯呼声越来越高。 31号楼共有36户居民,虽然楼内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占比较高,迫切盼望加装电梯,但是仍有少部分住户不同意。在第一次征询意见时,有一户居民明确表示了不同意加装电梯。这位住户将房屋出租了十几年,又是低层,加装电梯与该住户的利益诉求有冲突。 为此,居民区党总支、楼组长等多次做该住户的思想工作,甚至采取了让租户说服感化房东的策略。加上去年年底,上海实施小区加装电梯新政,明确加装电梯业主意愿征询通过比例由90%放宽到三分之二。另外政府资金补贴的最高限额由24万元提高到28万元,按照住户楼层高低分摊费用后,其中2层住户只需4000多元,给31号楼电梯加装按下加速键。 今年4月,随着复工复产加速推进,31号楼加装电梯这项工作也正式启动。随着相关部门完成加装电梯行政审批的全面升级,31号楼享受到了“利好”新政。提交加装电梯申请书、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获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前一个审批流程就要花上数月,而31号楼仅用三个月就完成了所有审批,拿到了施工许可证。 居民事居民议 多方合力推进加梯进程 加装电梯,主要靠居民自我协商。周明菊是31号楼的楼组长,也是加装电梯的牵头者,在31号楼内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在街道和居民区党总支的指导下,她和楼内另外两位居民一同成立了自治小组。 三人小组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共同议事的作用,在设计电梯加装相关的财务、合同、选定电梯工程公司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方便沟通,他们专门建立的微信群,让每一位居民都能随时随地表达意见,了解电梯最新进展,合力解决难题。 在选择电梯工程公司时,自治小组前往外区街道、电梯公司实地考察,最终由31号楼居民自己决定选择庚瑞工程公司。“建立公共账户时,居民们2天内就交齐资金了,我们这个楼的居民真是不错。”周明菊说。 目前,31号楼加装电梯项目已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加梯自治小组将和居委、物业、业委会多方合力,积极推进电梯加装进程。“我们居委会在后方为居民做支撑,发挥党建号召力,帮助居民在加梯过程中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安东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汪文卿表示。 “我们的电梯一年多了才动工,虽然我们走得慢,但是我们走得稳。”周明菊感慨道,“现在我就想让31号楼的电梯尽快装起来,让田奶奶下楼看看小区这些年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