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毓磊 今年是“四史”学习教育年,为进一步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8月19日下午,虹桥街道在HONG空间·党群之家举行知“史”砺行再出发——“四史”学习教育特色项目发布仪式暨虹桥时尚创意产业联盟党委、虹开发园区综合党委开放式组织生活。 长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宋宗德出席活动。虹桥街道党政班子成员,虹桥时尚创意产业联盟党委、虹开发园区综合党委党员代表,以及辖区单位代表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等参加。 “七个一”特色项目发布 优质资源任用 虹桥街道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拥有全国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第一家涉外居委会、全国首例土地批租试点等丰富的红色资源。依托于此,虹桥街道开发了“七个一”的“四史”学习教育特色项目,并在活动现场正式发布。 本次特色项目结合贯彻落实中组部、市委组织部“党课开讲啦”活动要求,按照“小切口、大格局、正能量、易传播”的思路,通过共建联建整合辖区各类资源,设计了线上实景、阅读、口述、行走四类“虹动力”四史学习教育系列“党课开讲啦”课程。 系列课程之外,一批“四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也在活动上发布。这一阵容强大的教学资源“天团”将成为辖区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强力支撑。 全国首例 土地批租试点纪念铭牌揭牌 1988年的中山东一路33号,是上海市房地局的办公所在地,当时举行了国内首例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国际招标开标会。最终,著名的华裔地产商孙忠利以2805万美元拍下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26号地块,即现在的仙霞路88号太阳广场,这一地块成为中国第一块有偿出让使用权的土地。 虹桥26号地块的成功批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了一条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新路。自此,虹桥经济开发区也逐渐成为长宁区一张靓丽的名片,于2018年入选上海市改革开放40个首创案例。这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变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一课。除此之外,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是全国首个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活动上,长宁区规划资源局党组书记肖景浩、上海地产虹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军上台为纪念铭牌揭牌。 两家党委调整委员 “五个建在”显成效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虹桥街道紧贴长宁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支部建在楼宇、园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众创空间和产业链,逐步形成了“五个建在”的党组织设置体系。 会上,街道社区党委会副书记范吉勤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骆乐先后通报了虹桥时尚创意产业联盟党委、虹开发园区综合党委委员的调整以及半年的工作汇报。 委员代表交流发言时纷纷表示,2017年成立的虹开发园区综合党委、2018年成立的虹桥时尚创意产业联盟党委都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今后,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发挥两个党委的引领作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辖区企业的共同繁荣发展。 “记忆·虹桥”展 追寻虹桥记忆 活动会场外,新一轮“记忆·虹桥”展正在展出。此次展览在上一轮成功展出的基础上,结合“家门口的四史学习教育”,重点突出了虹桥区域发展历史变革,增加了现场二维码扫码听解说的功能,提升观展人的参与感与体验感。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这一展览,感受虹桥地区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焕发的新活力。 据了解,此次“记忆·虹桥”展将以巡展的形式进行展示,分别在HONG空间、古北市民中心、绿地、学校、商圈等地展览。 虹桥街道今年专门编辑修订了“记忆·虹桥”图片册和《口述·虹桥》一书,以便广大基层党员共话虹桥历史、涵养虹桥精神。活动上,街道领导向基层党组织代表赠书。 下一步,虹桥街道将进一步用活、用实、用好本次活动推出的“四史”学习教育系列课程、资源、展览、图书等内容,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入心入脑、工作成效走深走实。 相关链接 “七个一”特色项目: ①“记忆·虹桥”展 ②“四史”学习教育宣传片 ③《“口述·虹桥”——虹桥发展亲历者说》 ④“四史”学习教育系列党课课程表 ⑤“四史”学习教育学习地图 ⑥“四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 ⑦“四史”学习教育基层宣讲团 “四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 ■宋庆龄陵园:中国最大最早的名人公墓; ■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在全国率先组建成立的第一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血液中心:上海市区唯一的采供血服务机构; ■上海东方广播中心: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唯一一座专属于舞蹈的文化场所; ■上海油画雕塑院:新中国第一个以油画、雕塑为主体的专业创作和研究机构; ■古北市民中心:全国唯一一个设在街道的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 ■程十发美术馆:“十三五”期间上海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
|